在少海南湖一带,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慈云寺和万佛塔。由于周边地势平坦,在几十里外就能看到那座耸立的高塔。
http://s1/mw690/0072OMe4zy7iJTzV46Q80&690
诗云:“早出镇海口,秋风褛被轻。背人残月落,休息晓鸡声。客久影俱瘦,宵阑气更清。行行远树照,红日自东生。”
再如:“海塔危立流水抱,远峰欲倒乱云扶。醉后不知归路晚,知友搀扶上花骢。”
http://s5/mw690/0072OMe4zy7iJTA7LIoe4&690
这座塔的名字是慈云万佛塔。它是损毁的古塔基础上重建的。古塔建塔时间说法不一,一说始建于晚唐,因为古时候航运常遭海难,而沿岸又多次遭受海水冲袭,故由客商集资建塔,为求平安,供奉佛像而成;一说建于北宋,与海神庙同建,此事《胶州志》有载:“元丰六年,起居郎杨景略使朝鲜还,请立海神庙于板桥镇。”《东坡七集》中有《海神庙不果迁》诗,其序云:“顷年,杨康公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板桥。”看来立庙的时间是不会错了,可建塔的时间很难确定,争论颇多,仍待考据。作为游,,咱且不细究它建于何时,知道它原是一座古塔,有些历史来历,只管悠哉欣赏罢了。
http://s10/mw690/0072OMe4zy7iJTAedKxa9&690
http://s12/mw690/0072OMe4zy7iJTA9Mnhbb&690
塔身七级,正所谓“七级浮屠”。走近塔前仰视觉得它身影高大,壮观。相比之下,觉得它比现代建筑包围的青岛湛山寺塔大了许多。
http://s9/mw690/0072OMe4zy7iJTAlPo498&690
据史籍记载:当时塔中主位供奉三尊佛,亦称三世佛,以横三世佛为序,左边是东方琉璃光佛(药师佛),其形相为结跏跌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因传说中他曾经发过十一大愿,能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故又名消灾廷寿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译成中国语是无量寿),结跏跌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前往“西方净土”(净土,即大乘佛教所言佛所居住的世界),故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据佛经说,任何人只要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字,就可以消灾去难。中间即代表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三世佛旁边配侍菩萨,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是这三位佛中的上首弟子(据《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经》等)。此外还供有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东方阿绾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等万尊佛像。
http://s9/mw690/0072OMe4zy7iJTAsbnWb8&690
胶州慈云万佛塔据零星史料记载,位于营海办事处原塔埠头村(后改称码头村,今已拆迁,并入东湖新区)后面(当时为海边),塔身七层,高十五丈,平面呈六边形,外建回廊翼栏。此塔处于观海胜地,每逢潮汐之时,洪涛险浪,奔突眼底,甚为壮观,而在夜航时塔又可成为指示航向的灯塔,更重要的是因塔建在海边,来往的各国商人为求平安,开始在此供奉佛像,结果十分灵验,供奉者不仅海运平安,并且生意兴隆,商贾口头相传,群起效仿,香火兴盛时,佛像多达万尊,故称万佛塔,又因其建在慈云寺旁,又称“慈云万佛塔”。
http://s16/mw690/0072OMe4zy7iJTAoc5V7f&690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建筑,来此观瞻的历史名人自然很多.特别是北宋时期朝鲜著名的义天大师(1055一1101),又称义天大和尚或义天禅师。义天原为高丽文宗第四子,俗名王煦,字义天,年十一,承父命出家,居灵通寺,号“祐世僧统”,学华严宗及大小乘经论章疏,又学儒道及百家之说。宣宗三年(1086)受国派遣入来求法,于北方名港板桥镇(即今胶州)登陆,准备西进汴京,作为外国专使,他受到北宋朝廷的热情接待。大师在逗留期间,便由主客员外郎杨杰伴行,陪同到一些附近的名胜景点进行参观,特别是登上了万佛塔,极目齐天,蓝天碧海,渔帆点点,南望珠峰耸峙,东眺崂顶作姿,四周佛光毓璃,不仅饱览了当地的远景近物,平添许多对大自然的实际感受,而且丰富了他原有佛学观念中的精神与审美的内涵,感慨颇多!
http://s2/mw690/0072OMe4zy7iJTAACNr11&690
万佛塔不远就是慈云寺。
http://s8/mw690/0072OMe4zy7iJTAGR0P57&690
慈云寺古典式的建筑 与碧水绿树相互隐映美丽优雅中略带几分庄重,漫游的过程不由得佩服起公园的设计与建造者,其中包含了多少心血与智慧。
http://s3/mw690/0072OMe4zy7iJTAKuUG62&690
http://s15/mw690/0072OMe4zy7iJTAQAQ62e&690
慈云寺山门,“佛教胜境”。
http://s12/mw690/0072OMe4zy7iJTATH8Dab&690
慈云寺是胶州最为著名的古刹,始建于唐代大顺年间,明末清初虽然由于战乱遭受重大打击,但主体仍然存在,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彻底被毁,在胶州城屹立了千年有余,明代胶州八景中的“慈云晓钟”就是指慈云寺。
http://s8/mw690/0072OMe4zy7iJTAQKtpd7&690
慈云寺门殿匾额为著名佛教大师明哲所题。
http://s4/mw690/0072OMe4zy7iJTB6q6763&690
门殿内两边供着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他们原来都是有名有姓的:
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
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http://s12/mw690/0072OMe4zy7iJTBdxDJ6b&690
哼将闭着嘴,哈将是张着嘴的。
http://s14/mw690/0072OMe4zy7iJTB9bsh6d&690
天王殿
http://s13/mw690/0072OMe4zy7iJTBlpXSec&690
天王殿前院内。
http://s13/mw690/0072OMe4zy7iJTBrqAQ2c&690
客堂
http://s7/mw690/0072OMe4zy7iJTBn3roa6&690
从楼柱上的对联上知道这是钟楼。
http://s5/mw690/0072OMe4zy7iJTBDqiE64&690
拍钟楼对面的鼓楼时有逆光,看照片时都觉得耀眼。
http://s3/mw690/0072OMe4zy7iJTDv1KO32&690
http://s1/mw690/0072OMe4zy7iJTDqFr230&690
http://s8/mw690/0072OMe4zy7iJTDDtK737&690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三世佛像。
大雄宝殿中大都是是三尊,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
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
竖三世佛,是以人生的前世今生后世来命名的。正中是现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燃灯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不过,大殿常见的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罕有设置。
http://s4/mw690/0072OMe4zy7iJTDKp1N33&690
普贤殿
普贤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大众认为是象征着理德、行德的菩萨,同尊上 文殊菩萨摩诃萨
象征着的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教化娑婆世界无上释尊的左或右胁侍,与文殊菩萨和释尊一起被大众尊称为“华严三圣”。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
http://s16/mw690/0072OMe4zy7iJTDGbEz7f&690
文殊殿
文殊菩萨。文殊,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释迦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http://s3/mw690/0072OMe4zy7iJTDSGeC52&690
http://s2/mw690/0072OMe4zy7iJTDZELT21&690
在少海南湖一带,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慈云寺和万佛塔。由于周边地势平坦,在几十里外就能看到那座耸立的高塔。
诗云:“早出镇海口,秋风褛被轻。背人残月落,休息晓鸡声。客久影俱瘦,宵阑气更清。行行远树照,红日自东生。”
再如:“海塔危立流水抱,远峰欲倒乱云扶。醉后不知归路晚,知友搀扶上花骢。”
这座塔的名字是慈云万佛塔。它是损毁的古塔基础上重建的。古塔建塔时间说法不一,一说始建于晚唐,因为古时候航运常遭海难,而沿岸又多次遭受海水冲袭,故由客商集资建塔,为求平安,供奉佛像而成;一说建于北宋,与海神庙同建,此事《胶州志》有载:“元丰六年,起居郎杨景略使朝鲜还,请立海神庙于板桥镇。”《东坡七集》中有《海神庙不果迁》诗,其序云:“顷年,杨康公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板桥。”看来立庙的时间是不会错了,可建塔的时间很难确定,争论颇多,仍待考据。作为游,,咱且不细究它建于何时,知道它原是一座古塔,有些历史来历,只管悠哉欣赏罢了。
塔身七级,正所谓“七级浮屠”。走近塔前仰视觉得它身影高大,壮观。相比之下,觉得它比现代建筑包围的青岛湛山寺塔大了许多。
胶州慈云万佛塔据零星史料记载,位于营海办事处原塔埠头村(后改称码头村,今已拆迁,并入东湖新区)后面(当时为海边),塔身七层,高十五丈,平面呈六边形,外建回廊翼栏。此塔处于观海胜地,每逢潮汐之时,洪涛险浪,奔突眼底,甚为壮观,而在夜航时塔又可成为指示航向的灯塔,更重要的是因塔建在海边,来往的各国商人为求平安,开始在此供奉佛像,结果十分灵验,供奉者不仅海运平安,并且生意兴隆,商贾口头相传,群起效仿,香火兴盛时,佛像多达万尊,故称万佛塔,又因其建在慈云寺旁,又称“慈云万佛塔”。
据史籍记载:当时塔中主位供奉三尊佛,亦称三世佛,以横三世佛为序,左边是东方琉璃光佛(药师佛),其形相为结跏跌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因传说中他曾经发过十一大愿,能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故又名消灾廷寿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译成中国语是无量寿),结跏跌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前往“西方净土”(净土,即大乘佛教所言佛所居住的世界),故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据佛经说,任何人只要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字,就可以消灾去难。中间即代表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三世佛旁边配侍菩萨,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是这三位佛中的上首弟子(据《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经》等)。此外还供有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东方阿绾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等万尊佛像。
万佛塔和慈云寺是相连的。
山门,“佛教胜境”。
慈云寺是胶州最为著名的古刹,始建于唐代大顺年间,明末清初虽然由于战乱遭受重大打击,但主体仍然存在,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彻底被毁,在胶州城屹立了千年有余,明代胶州八景中的“慈云晓钟”就是指慈云寺。
慈云寺门殿匾额为著名佛教大师明哲所题。
大门殿内两边供着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他们原来都是有名有姓的:
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
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据说哼哈二将的金刚杵杵地,就表示本寺不接受游方僧人入住。
天王殿
天王殿前院内。
客堂
从楼柱上的对联上知道这是钟楼。
拍钟楼对面的鼓楼时有逆光,看照片时都觉得耀眼。
大雄宝殿
文殊殿
文殊菩萨。文殊,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释迦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观音殿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http://s7/mw690/0072OMe4zy7iJTDVXOm26&690
地藏殿
地藏殿主供地藏菩萨,是佛寺的重要配殿之一。根据《地藏十轮经》载,地藏菩萨的名号来历于"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宝藏"。
地藏王菩萨也是四大菩萨之一,他当时在九华山修行时发大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故在所有的菩萨当中,地藏王菩萨是愿力第一。右手九环锡仗振开地狱之门,左手明珠照亮地狱之黑暗。放大光明,让受苦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他的坐骑名叫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
http://s13/mw690/0072OMe4zy7iJTEaEoc0c&690
大雄宝殿身后是一座高大且精致的建筑。三层飞檐,底层挑檐十角。其精美程度堪比北京故宫的四个角楼。
这里是这一代的结婚纪念照的胜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