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的应用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8-01-19 10:03:36)|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正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加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能灵活地应用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方法: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小组合作、师徒互助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的意义
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指名学生直接回答)
2.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后回答)
联系:
除法
分数
比
区别:
比:表示两个量间的关系。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种数。
3.比的基本性质
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②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出示课件)
(指名到黑板上板演,集体订正。)
二、应用练习:
填空
1.
3/4=():(
)=( ):12=15/(
(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出示答案,徒弟给师傅讲解答案)
2.一段路,甲用4小时走完,乙用3小时走完,乙和甲所用时间的比是(
3.4:5的后项增加15,前项应(
西红柿与白菜的比是5:7,白菜是西红柿的(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1.一批化肥280吨,按1:2:5的比分配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各分多少吨?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吨按照什么进行分配?
(引导学生解答)
指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到黑板上板书并讲解)
2.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这是个什么三角形?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米,长和宽的比是3: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师徒互助完成,徒弟回答,师傅作补充。)
3.教师小结:
在解决“比的应用”的有关问题时,要抓住解题关键,用所给的数量除以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份数,然后用每份数分别乘所求数量的份数,从而求出所求数量。类型不同的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每份数:
四、拓展延伸,发展提高
1.把一批书按4:5:6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已知甲班比丙班少分得24本,三个班各分得多少本?
2.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商店运来桔子、苹果和梨一共是320千克。桔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
3/10
三种水果各有多少千克?
(教师作适当点拨,可借助小组合作互助,教师出示答案,师傅给徒弟讲解。)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六、作业布置: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5:4: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各是多少?
|
1.比的意义 |
|
2.比的基本性质 |
|
|
|
|
教学反思:
复习课重在对知识结构的系统整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有序联想,勾通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合平时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想在系统复习比的基本概念后,要通过化简比和求比值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利用师徒互助完成化简比和求比值。另一复习重点是 “比的应用”,需要呈现给学生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整理解题思路,学习如何根据已知信息分析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这部分知识,但在板演时,我特意让不同方法的同学再板演,体现方法不同,再让学生讲解解题过程,然后针对这道题徒弟讲给师傅听。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是安排从简到难,一共三个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进步,感受比的应用的问题。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三道题对中游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可让有些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来完成。这样的复习是有效的!
不足:课堂结构不紧凑,导致练习中的部分题没做完。解决的策略:教师的语言要再简练,环节设计要再推敲,通过预习要了解学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