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三角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

(2024-09-02 14:54:47)
截至目前,长三角国创中心累计在上海和江苏布局建设专业研究所、集成创新平台、功能型平台100家;累计转移转化技术成果9000多项,衍生孵化企业1500多家,服务企业超20000家;累计联合校院所企培养产业创新人才5884名……刘庆眼中,上述一系列成绩的背后,中心最大的家底是“试验田”三个字。
2021年6月,经科技部批准,由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简称上海长三院)牵头联合苏、浙、皖相关机构合作共建的长三角国创中心揭牌成立。长三角国创中心定位于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将国家战略部署与长三角区域创新需求有机结合,以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与转化服务,服务区域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长三角国创中心采取“一套机制、一个团队和一体化管理”的方式运营。一套机制,即核心业务采用同样标准和机制,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再创新;一个团队,即同一组织架构下,由各地招聘人员共同组成一个运营管理团队;一体化管理,即三省一市均各设事业单位和企业法人双主体运行,业务部门贯通管理、统一考核、协同发展。
作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长三角国创中心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治理、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财政资金高效使用等方面,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创新要素畅通流动,为产业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打造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长三角国创中心面向长三角重点产业领域,高水平、高标准布局遴选建设了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能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共性技术开发与集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移孵化。新型研发机构采用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坚持“多元投入、团队控股/持股、轻资产运营”的体制机制。由地方园区提供研发场所和设备,地方园区和长三角国创中心提供研发及运营资金支持,团队、地方园区和国创中心共同出资组建团队控股的轻资产运营公司。把新型研发机构的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研发收益归运营公司所有,增值收益按股权分配,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2023年2月,来自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互联网医疗技术中心的陈勇研究员团队,与上海长三院、上海宝山区政府三方共同建设了“数字医疗技术研究所”,这是长三角国创中心在上海布局培育建设的首批专业研究所之一。研究所针对重大疾病在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链条数字医疗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速医生临床科研及成果转化,打造以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公公卫生管理和医疗产业服务新业态,助推传统医疗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及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陈勇说“与传统的研究所相比,数字医疗所在体制和机制上更加灵活高效。一是研究所是企业体制,核心研发团队是研究所的控股人,掌握研究所的运营权、成果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权,决定研究所的发展方向,这能充分调动团队的内生动力;二是研究所按市场化运行,要靠客户和市场实现‘自我造血’功能,长三角国创中心能为研究所嫁接应用场景、客户、品牌等多方位资源,引导研究所围绕产业需求塑造形成自主核心竞争力。”
从学术研发到产业落地期间要跨越的鸿沟,是被全世界反复提及的“死亡之谷”。刘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哈工大博士毕业,90年代前往丹麦Riso国家实验室工作,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其间经历多次创业,再从重庆大学副校长到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任职院长,目前兼任上海长三院院长、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他很清楚“死亡之谷”到底有多难跨越。
刘庆表示:“对于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性的技术,早期存在‘融资市场失灵’的问题,技术方和投资方容易在价值判断上存在错位;而传统财政支持项目的评审机制,又缺乏专业判断和容错机制。” 如何既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用,又能充分保障科研团队的主动权?刘庆带领长三角国创中心创造性地通过“拨投结合”模式,组织实施引领性重大创新项目,助力培育未来产业。通过选聘项目经理团队,经过评估论证后支持其孵化成立核心团队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在项目公司早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项目完成既定研发目标,若未获得市场融资,结题验收,宽容失败;待项目完成既定研发任务并启动融资时,前期国创中心支持资金按市场投资价格转化为公司股权。2023年1月,长三角国创中心以“拨投结合”模式支持的“激光晶体材料”和“泛半导体腔体”两个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正式落地宝山区。宝山区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等部委有关“拨投结合”政策改革的先行试点区,在与上海长三院对接时,双方很快就达成共识,并借鉴上海长三院的“拨投结合”模式,设计出宝山区的“先投后股”政策,支持两个产业化项目迅速落地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项目所需的研发资金,宝山区以“先投后股”的模式,与上海长三院1:1投入项目公司,同时与项目团队签订项目建设合作协议。截至目前,上海长三院通过拨投结合的模式,支持近20项原创性、引领性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上海多个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