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再出发:持续向纵深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07-17 14:51:18)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此后又陆续印发了若干配套文件,共同构成了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系统的顶层设计。
2017年10月18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
“从具体成果看,第一实现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第二完成了集团层面董事会的应建尽建;第三建成了一批两类公司,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取得显著成就;第四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第五国有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与盈利能力明显增强;第六国有企业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刘兴国对本报记者表示,改革成果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本报记者表示,五年来,特别是三年行动实施之后,国企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等等。但一些长期制约国企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尚未彻底破除,因此需要根据形势变化把改革向纵深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例,以市场化方式推进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接收8家中央企业,协调推动30余个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重点项目,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