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团型国有企业薪酬改革落地关注点

(2024-06-03 16:53:38)

集团型国有企业薪酬体系优化过程中,如何落地往往成为改革推进的难点,因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特别需要关注体系的平稳切换。尤其是当内部人员操盘时,人力资源部承受的压力更大,须充分做好薪酬前置测试,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制定可行的过渡方案,预估薪酬套改与体系运行过程中难点,分步分层推进落地。


关注要点一,改革落地方式:试点先行,全面推广


改革方案要面向未来,不等于理想化设计,为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可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进行模拟测算,具备实施条件后,再全面推广。


一是将方案设计阶段预估可能出现的理解偏差,通过集中宣贯+单独辅导、操作标准化等方式确保套改顺利开展。二是对模拟套改后的薪酬水平变化趋势与幅度进行测算、分析,将测算结果作为优化调整方案的依据。三是总结试点套改经验,为全集团范围内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试点模拟套改期间,集团可以通过意见征集会、调研走访、书面反馈沟通等多种形式,针对管理制度征询下属企业合理建议。虽然是试点阶段,但也要充分了解非试点企业的特殊情况是否能够被大体系覆盖。



关注要点二,套改方案设计:明确规则,平稳套入,预留空间,考虑特殊


薪酬套改就是将现有人员按照规则归入新体系,实现新旧体系衔接与过渡。集团型国有企业薪酬体系多聚焦于体系本身的优化,且因工资总额限制,较少将薪酬改革视为普遍涨薪或调薪,在套改阶段也会尽可能避免波动。


笔者建议,套改的首要原则是平稳归入,即以现行职级、薪级,或标准作为基准模拟归入新体系,进入新体系后带来的差额部分可以通过绩效薪酬进行调剂,尽可能保证绩效水平同等或业绩贡献相等的情况下,收入总水平平稳,不会出现因薪酬套改本身带来的工资总额增加。


一般来说,薪酬套改都不会将空间占满,如新拓展的薪级在套改时可暂不开放,为员工未来职级薪级晋升预留空间;或在确定人员薪点时,尽可能预留后几个薪档空间,缓解职级未晋升带来的薪酬增长压力。


对于特殊人员,如协议工资制、职业经理人、市场化聘用人员,可单独执行相关薪酬管理规定,也可制定差异化方案归入体系;对于不同地域人员,可考虑当地收入水平,在标准体系上叠加区域系数,保障各地员工基本收入。


关注要点三,合理纠偏,柔性消化,在发展中解决“不公平”问题


体系改革要兼顾历史,但不等于全盘接受,对于历史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如果难以“一步到位”,要制定规则,在体系运行中逐步调整:


对于薪酬水平远低于市场的,建议提升标准,强化薪酬竞争力,可以一步到位,也可以结合当期考核结果逐步到位,如暂时“挂”在薪酬表档点之外,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动态调整归入薪酬表。


对于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的,可在工资总额可接受范围内设定薪酬控制线,高出部分设置“保留单元”,冻结涨薪,只减不增,滚动核定,逐年消化,通过绩效或职级晋升把过高薪酬“合理化”


对于工资水平与能力回报不匹配的优秀员工,借助改革契机,制定基于个人能力与绩效结果的套改规则,进行人员、岗位(职级)、岗位工资重新匹配,调整固浮比,合理“纠偏”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