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等级设计
(2024-01-23 10:49:55)
薪酬等级是指一个公司中不同等次或级别的薪酬组成的架构,通常与职级相联系,并且通常直接决定了基本工资级别。薪酬等级是在职位价值评估结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将职位价值相近的职位归入同一个管理等级,并采取一致的管理方法处理该等级内的薪酬管理问题。薪酬等级是一个基本框架,是薪酬结构的基础。
薪酬等级划分的考虑要素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所属行业、企业员工人数、企业发展阶段、企业组织架构。等级越多,薪酬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越明确,但容易导致机械化;等级越少,相应的灵活性也越高,但容易使薪酬管理失去控制。薪酬级别的划分也可以参照一些经验,比如跨国公司一般分为25级左右,1000名左右的生产型企业分为15-16级,100人的组织9-10级比较合适。
对于决定合适的薪酬等级数量没有什么特别标准的公式。在薪酬体系中,设计较多的薪酬等级要求每个等级很好的职位区分能力,这似乎不太可能,而较少的薪酬等级无法体现出职位中有关薪酬的显著差异。薪酬等级数量的设计建设考虑三个因素:1、需要评价的职位数量;2、职位在组织中的等级分布;3、工作之间的汇报、负责关系。
总之,职位分布的等级越多,薪酬等级的数量越多。薪酬等级数量的确定将有助于提高内部一致性,如果两个职位工作十分相似,一旦两者相对于组织被认定具有不同的价值,即职位评价的得分有显著的差异,则两个职位应该归到两个不同的薪酬等级中。
在设定等级数量时,我们必须考虑等级数量对范围之间的重叠程度的影响,在同一组织中,相邻的薪酬等级之间的薪酬区间可以设计成有交叉重叠的,也可以设计成无交叉重叠的,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A、无重叠,职位之间的等 B、适度重叠,重叠度经验数
C、大部分重叠,使用于职位级非常分明,职责界定清楚为28—38%,适用于大部分企业 等级较多、职级各层级之间
的工作有交叉的企业
注:重叠度的计算=(本等级最高值-上一等级最低值)/(上一等级最高值-最低值)=(C-D)/(A-B)×100%
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倾向于将薪酬结构设计成有交叉重叠的,尤其是对于中层以下的职位。主要原因在于需要提高薪酬的激励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避免因晋升机会不足而导致的未被晋升者的薪酬增长局限;二是为被晋升者(绩效优秀者)提供了更大的薪酬增长空间而对被晋升者提供了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