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到底改什么?
(2023-10-17 09:47:29)国企为什么要改革?
从大的背景来讲,我国从计划经济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就必须政企分开,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过去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现在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运营主体。
那么,改革到底改什么呢?是改体制、制度和机制。
关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后,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了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统领,以37个配套文件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国资国企改革目前正处于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时期,逐步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
关于制度。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制度还是这十六个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目前,现代企业制度探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两个“一以贯之”要处理好、融合好。
关于机制。混合所有制是引入市场化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多元化股份制的方法,把机制引进来。2002年,我和国资委有关领导汇报沟通,在中国建材,提出并实施了“央企市营”模式。“央企市营”是什么概念呢?“央企”是我们的政治属性。这要求我们央企一是坚持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作用;二是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发挥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三大责任;四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营”就是市场化经营,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股份多元化,就是产权制度的改革。现代产权制度证明,单一的纯国企、单一的家族企业,均不及多元化股份制企业管理起来更好,应大力推进股份化改造;二是规范的公司治理和法人治理结构。企业需要规范化的公司治理;三是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四是内部市场化机制的完善;五是按照市场化机制开展运营。国企在市场中不吃国家的偏饭,而是与外资、民企、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