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字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3-09-11 11:05:34)各地探索打造的信息匹配精准高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治理体系,推动了社会空间数字化、社会服务共享化、社会政策精准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因此,可以借助互联网优势,深入推进“互联网+”,构建数字治理体系。
“互联网+民生保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互联网+就业”,可以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供精准服务、匹配急需资源;发展“互联网+社会救助”,有助于实现社会救助核对系统核对数据全覆盖,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推动“互联网+社保”,实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跨省转移、基数申报和人员增减等网上申报办理;发展“互联网+医保”,使医保电子凭证加速推广,推广“刷脸就医”“扫码购药”“异地就医结算”“一站式结算”等信息化应用,有效应对老百姓对互联网诊疗的井喷需求。
“互联网+社会治理”,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数字治理有助于畅通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渠道,使利用数字技术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实践成为可能。通过App、微信群、物联网、视联网等信息互联技术在全域党建、议事协商、邻里守望、公共安全和应急减灾等领域广泛应用,逐渐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推动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建设。
“互联网+社会服务”,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得到广泛应用,便民生活服务场景更加丰富,数字惠民理念深入践行。推动基于人的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优质共享,使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住房等服务领域的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激发市场主体、社会工作、慈善公益组织等多元化主体提供社会服务的热情,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