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企并购重组的政策建议

(2023-07-25 11:07:24)

尽管国企并购重组尤其是海外兼并有很多优势,但并购重组的风险不可小觑,要防范决策失误、盲目并购、国资流失,以及并购整合的风险。本部分对国企并购重组提出五点建议:

(一)完善并购重组的决策机制

国企并购重组应注意防范国企盲目并购造成的资本流失,建立科学严密的决策机制非常必要,但也应该提高决策的效率。对此,一是针对国企并购重组要完善决策机制,完善投资项目的评估体系,加强对被并购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核实,多方面、多渠道了解标的企业的表外行为。二是防范盲目投资要吸取20世纪80年代日本海外并购的教训,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投资,防范金融风险累计和经济形势波动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三是要为国企并购重组以及海外并购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简政放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避免政策制定一刀切,区分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者在主业及相关领域并购,给予专项审核通道或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

(二)建立并购重组金融支持制度

金融支持的力度往往决定了并购重组的成败。对此,要加大对国企并购重组的金融支持,建设和完善并购重组的金融支持制度,可以通过财政贴息等措施提供长期信用支持。应发挥国有企业特殊优势,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优势。国内企业并购海外大型企业,都借助了庞大的国有银行系统融资才得以成功。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应加大对境外投资的贷款支持力度,发挥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洲投资银行在国企跨国并购中的推动作用。在外管和外汇政策上,对于有产业背景的国企海外并购重组给予足够地支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主动走出去,利用当地资金创造条件。

(三)建立健全国企并购重组的利益协调机制

国企并购重组中绕不开央地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利益协调机制。地方国企重组并购是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与重组合并后国有企业的发展规划布局可能存在严重冲突,因此,减少地方政府拉郎配和过多的行政干预,以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为原则,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跨区域流动,保证“三去一降一补”顺利实施,通过跨区域并购重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考虑通过税收、GDP分成和就业照顾等等形式协调好中央、国企和地方的关系。

(四)建立并购重组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尤其是加强对国企并购重组案例的审计和公开披露,加大对国企违规投资、投资损失的责任追究,建立和落实国企负责人追责制度,对违反规定程序、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并造成投资损失的国企董事、监事和高管,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追责制。防止盲目并购、盲目多元化和恶性竞争,对国企并购标的所在的行业、风险进行严格把控,加强对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引导企业审慎、理性投资;尤其是要加强参与海外并购的中资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减少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恶性竞争,全局统筹,使国企并购重组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利益。

(五)制定合理的并购重组战略

并购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后期的整合能否成功。我国的海外并购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并购要更加注重质量,从企业的实际战略发展需求出发,不盲目跟风投资,全面了解并购标的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企业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惯。重点建议国企采取纵向一体化并购重组,向自身核心业务的上下游整合,与被收购企业优势互补,推动国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