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央企加入股权激励阵营
(2023-03-29 15:43:02)铺平了道路,还需要驰骋的动力。对国企而言,股权激励就是极好的引擎。
“我们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暂行办法,精选8个优质科研成果实施项目分红激励,项目合同额、收入、净利润年均增幅均达到30%以上。”中国华能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中国华能旗下的科技型企业同级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差距最高拉大到4倍,研发人员平均工资增长超过50%,科技型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7%。
“要杜绝‘平均主义’,强化创新成效与薪酬双对标,将激励资源特别是增量资源,向稀缺、关键岗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翁杰明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2年第五次月例会中强调。
经过前期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央企员工创新活力和动能得到有效激发,2022年也成为薪酬分配机制的“收获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已开展过中长期激励子企业占具备条件子企业的85.9%,惠及27.6万人。
2022年,有45家央企所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比2021年增加61%,披露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司数为22家,其中,中国中铁、中国化学等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还实现了股权激励“零的突破”,年内完成了首期股权激励的授予。
“效率和活力问题是市场长期对央企上市公司价值低估的重要原因之一,股权激励在提升央企内部活力,以及提升市场对于央企发展的认知等层面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电子所属上市公司中国软件也在今年完成了公司第一批核心骨干员工股权激励的正式签约,530名核心骨干人员被授予1312.5万股限制性股票,缴纳的3.43亿元募集股款已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中国软件董事长陈锡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未来将作为常态化机制每两年滚动实施,覆盖更多的核心骨干员工,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共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李锦认为,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国资央企应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国企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加大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