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规划建设氢能港口

(2022-08-29 09:28:17)

未来5年,临港氢能领域有望诞生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2年8月26日,上海市正式对外发布《支持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将把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试验田、技术攻坚先锋队、示范应用探索区、基础设施样板间、公共平台聚集地,助力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建设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创新高地的新引擎和增长极。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等目标。


6月,上海公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目标到2025年,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应用场景、检测平台、行业标准……这些都是成熟的氢能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今,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氢能应用场景正飞速拓展,路上就能见到氢动力公交车。


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在运营的氢动力公交车有16辆,国内首创的氢动力中运量T2和T6线数轨列车也将于年内投入使用。集装箱重卡、土方车等也将引入氢能,两辆往返洋山港区的49吨氢动力重卡已在东海大桥上畅行。


而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再次明确提出,临港新片区将依托公交通勤、渣土运输、港口集卡等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场景优势,支持临港新片区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牵头组建示范应用联合体,承担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任务。


与此同时,临港新片区还将加大在特色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燃料电池重卡、通勤客车、渣土车、市政环卫车等的推广应用。引导上海市新增或更新的通勤客车选用燃料电池车辆,优先支持临港新片区扩大燃料电池通勤客车的应用;支持建设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运营平台,鼓励探索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


除了应用场景,《若干政策》还明确提出,将在临港新片区索建设氢交易平台,支持国内氢能龙头企业、碳交易专业平台机构等在临港新片区联合设立统一、高效的氢能交易平台。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标准、方法学,探索氢交易及绿氢交易、价格指数、溯源认证、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氢能碳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自愿碳减排市场交易,逐步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


同时,《若干政策》明确,上海将规划建设领先的氢能港口。支持洋山港、东海大桥等区域开展氢能示范应用,加大氢能在港口固定式装卸机械设备、流动式装卸运载设备和水平运输车辆等多个场景的覆盖,推进港区加氢站规划建设,建设领先的绿色、智慧氢能综合性示范港口。


《若干政策》还明确规划建设氢贸易基地,将在洋山深水港、南港、滩涂等未利用地、近海水域等地,支持临港新片区研究建立氢能(富氢载体)船舶输运码头和储运氢基地,满足中长期用氢需求,探索将临港打造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氢贸易基地。


目前,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已集聚康明斯、氢晨、治臻、唐锋、镁源动力、律致氢能、氢洋、西爱西、氢蓝时代、汉丞、金士顿等十余家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形成氢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抢占氢燃料商用车先机。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此前曾透露,未来5年,临港氢能领域有望诞生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