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国企低碳转型迎重要窗口期,尽早入局新能源产业
(2022-06-14 15:35:17)由于各国忙于应对能源供应和高能源价格问题,最近全球各国似乎对低碳转型的热度有所下降。然而,俄乌冲突带来的真正影响是促使未来几年全球新能源发展速度会加快,而不是减缓。因为只有加速新能源发展,才有可能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满足“碳中和”的要求。
能源国企需要将“碳中和”作为机遇,将未来几年作为全面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期,积极、尽早地入局新能源系统,主要包括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绿氢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产业,将未来几年高能源价格带来的盈利投入到新能源相关产业。在“碳中和”进程中,能源国企担当保障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双重任务,在低能源价格时,双重目标难以兼顾,未来几年高能源价格则缓解了这一矛盾。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结构的比例近84%,能源国企则是目前我国化石能源的绝对主力供给者(估计82%以上)。我国若想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需要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各方面的深刻转变,但最重要的是能源国企的低碳转型。也就是说,我国能源系统转型压力主要由能源国企承担。从另一个角度看,能源国企未来还将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主力,因此需要在新能源领域做强做大。而且,能源国企转型也有益于上升其在资本市场的估值。
2021年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有21家中国传统能源企业上榜,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石化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电建、晋能控股等。能源国企要保持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也需要进行低碳转型。否则,由于“碳中和”导致的传统能源需求量大幅度下降,无论届时传统能源价格有多高,都不足以维持其在全球500强所要求的体量。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