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间,46家央企重组整合,“横向合并”强强联合

(2022-05-27 15:10:06)

“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央企的重组整合与全球经济形势、产业演进阶段、市场规律变化、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一位接近国资委人士向记者介绍。


横向并购指并购同一行业的公司,有利于减少边际成本,提升市场份额。在近十年的央企兼并重组中,“横向合并”强强联合是重要的重组方式之一。


“通过强强联合后的国企规模增大,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海外投资更具有优势。”上述接近国资委人士说。


近年来,央企合并的典型案例——中国船舶集团早已经印证了这一效应。


中国船舶成立于2019年11月26日,为原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重组而来,因业务“划长江为界”,这两家造船集团被称为“南船”和“北船”。2019年10月,国资委宣布“南北船”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两船整体划入新集团。


中船工业与中船重工重组时,国际造船业整体产能过剩,“两船”重组,是“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积极举措,对国际造船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曾表示。


后来的结果也表明,“两船”重组的确较好地整合了行业资源,舰船研发制造进展大大加快。


数据显示,中国船舶2021年三大造船指标首次全面超越韩国现代重工,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实现完工交付船舶206艘,占到全球市场20.2%的份额,实现新接订单合同金额1301.5亿元,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最新纪录。


类似案例还包括两家钢铁企业宝钢和武钢。在2016年揭牌、2017年2月完成重组后的中国宝武,资产规模在当时达到7300亿元,经营收入达到3300多亿元,员工22.8万人。


重组同样实现了“1+1>2”的效果。一方面推动钢铁去产能,两家企业重组以后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超过1500万吨;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重组以后企业钢铁产量在2020年破亿吨,位居世界第一,高端碳钢产品产量超过3000万吨,高温合金、钛合金、大交通轻量化材料、碳材料等正在成为研发创新的新重点。


截至目前,除了“南北船”、宝武钢,在央企横向“强强联合”方面,还有“南北车”重组的中国中车、“中远和中海运”重组的中国远洋海运等成功案例。彭华岗表示,这些整合,也都“发挥了很好的规模效益协同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