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
(2023-10-31 17:03:12)企业绩效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绩效管理的关注点已经从事后的、片面的财务指标模式发展到价值模式和战略模式。
一 问题:传统绩效管理模式的缺陷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程度会直接影响企业业绩。1. 绩效与战略脱节。企业战略本身缺乏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或者缺乏滚动循环的战略管理流程。经营目标、日常行动未与战略目标紧密衔接,使管理层和员工“只顾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
2.
3.
二 方向:绩效管理战略流程及制定
按照最佳实践研究结果,战略性绩效管理流程总体上包括五个步骤:企业战略的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监控与绩效评估和奖励与绩效改进。
制定成功的战略是绩效管理有效运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共有四种通用战略可供选择:
整体成本最佳:为客户提供持续的、及时的、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其特征是:最低成本;明确标准的产品/服务;关注流程改进和降低成本;严格的衡量指标和职责。代表性公司是:西南航空、丰田汽车、Dell计算机、麦当劳和沃尔玛等公司。
产品领先:为客户提供具有延展性、技术/性能最佳的产品和服务。其特征是:不断推出新产品;追求新科技;领先市场;划时代的创新;高风险/高回报。代表性公司是:索尼(Sony)、奔弛和英特尔公司。
客户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系列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结合相关知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其特征是:超高标准的服务;客户化的解决方案/出色的服务;对客户的极端负责与承诺;热忱回应和极强的适应性。代表性公司是:IBM、高盛(Goldman Sachs)、美孚(Mobil)等公司。
系统平台:为客户提供的平台成为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其特征是:最终用户的高转换成本、核心产品拥有合法保护、复杂结构和持续升级的秘密;视大量的辅助厂商为客户、强有力的创新流程;复杂而又易用的信息平台;强调收入增长而不是生产率。代表性公司是:微软、思科(Cisco)、波音、SAP以及eBay和阿里巴巴等公司。
三 实施:闭环式的绩效管理过程
整个企业绩效管理过程是在战略的指导下,以回路相连来保证关键绩效指标和企业战略的紧密连接。各步骤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下:
1.
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的制定是企业绩效管理流程的起点和核心。关键绩效指标是根据企业所设定的各项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可量化目标,一旦企业的战略目标得以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就可以为企业提供明确而直观的方法以衡量各项战略目标达成与否。
关键绩效指标的整体设计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平衡计分卡模式,分别是财务指标、客户指标、流程指标和员工指标。
2.
绩效计划不但为各层级提供具体的行动计划,而且也为每一个绩效目标的最后达成做出阶段性分解。同时,绩效计划也为现有资源的分配和未来资源的投入提供了基础。部门层级和流程层级应按照绩效目标设计出相应的关键绩效目标达成计划和财务预算,并通过企业管理层审批以确保关键绩效目标达成计划和财务预算与企业层级相一致。
3.
监控与绩效评估是根据绩效目标对各部门和流程的实际绩效表现进行衡量和考核,及时了解企业内部的运行情况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这对于持续地提升绩效水平是必要的。
4.
在具体实践中,绩效评估结果要符合正态分布要求,奖金分配、薪资调整、职位调整、培训开发、职业发展等应当与评估结果正相关。需要对绩效结果不同的部门或个人分类激励、区别对待:一方面,对绩优的的进行奖励和表扬,比如惠普公司通过管理、环境、事业和感情四个方面来挽留绩优员工;另一方面,对表现欠缺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指导和鼓励。激励制度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比如对员工或部门进行表扬、给予现金嘉奖、让员工享受额外的假期或让员工拥有股权等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