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团管控与风险管理称为企业“战略双飞翼”?

(2023-10-08 18:35:09)

企业推进风险管理的“七步成诗法”

我们怎么推进风险管理呢?有一个“七步成诗法”。

第一步,做好内部组织与文化建设。比如就文化建设方面,你的高层领导是否关注这个事情,是否愿意投入资源和精力推这个事情?核心是企业有没有一个环境来做风险管理。其次,有没有专门的团队和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些事。没有资源投入和文化支撑,一切都是空谈。

第二步,要有规划和计划。有了这个环境和组织以后,你要清楚给你高层领导规划出来,我们未来要做哪些事情,什么时候来做,做到什么标准和要求,投入多少资源,谁参与其中做?这就是规划和计划。

第三步,要有战略梳理和风险目标的设定。这是结合了中国国情的,在中国国情里面,我们不仅把内控当作控制风险的工具,还要当作战略落地的保障。如果有人问你的企业战略是什么?你说不知道,那么怎么会有保障呢。所以做风险管理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差异——我们首先是战略梳理。我们知道这个企业转型期存在什么样的挑战,期望达到什么目标,在大的战略背景下对于风险管理的要求是什么。这些必须要搞清楚,这样就把握住了风险管理的方向和灵魂。

第四步,要有公司级的内控建设。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公司治理等。

第五步,要有流程级的内控建设。你希望风险控制在哪里?风险管理一定在每个动作里面发现风险。所谓的风险事件是什么,风险事件是当几个风险点在一个事件上发生了共振的时候,风险事件出现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点一定出风险,但是谁知道哪几个点会在哪个时点出现风险呢?所以必须深入业务流程中,去减少和控制风险点,不要有侥幸心理。

第六步,IT内控建设。怎么采用IT信息系统对于我们风险管理进行控制,包括IT系统本身有什么风险,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七步,内控运行体系的测试和系统整改。很多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做内控的时候,仅仅做一套很漂亮的内控体系,检查的时候一看这套东西很好,没有设计缺陷,但是无法保障企业的体系运行当中没有运行缺陷。这个要通过运行测试和系统整改。我们要看看每个流程,每个关键的业务流程里面规定的风险控制点有没有得到控制。这是运行测试的一部分,很多企业不会去做这些事。

另外,我还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一张战略地图,你希望企业未来三五年怎么发展,如何保证发展。你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什么,从你的客户方面、市场运营方面,内部管理方面,哪个方面是你的核心保障?例如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你一定要保证大客户比例从5%增长到8%。再比如,西安一家上市公司,它上市的核心风险问题是前几个大客户占的比重太高,达到了70%。他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把供应商的占比降下来,降到30%以下,这就是风险管理的战略保障。

第二,要有一张流程地图。基于刚才所说的这些点,每个点是一组流程的保障。战略地图下面就是流程地图。战略地图里要明确关键控制区,明确你的流程地图。每个高层领导要有一张表,知道这家企业哪些点控制住了就不会出大事儿,我们叫做RCM矩阵。一次运行的测试和系统整改,每年一定要做一次系统的测试和整改,你要看看说得天花乱坠的东西在你的企业是否真正在用。

第三,要有一套内控手册,一个持续优化的机制。你要建立自我评估的机制,要知道每年几月份到几月份是自我评估的周期。在你的外部审计机构进来之前,所有东西都要心中有数,存不存在重大缺陷,哪些在整改之中,所有内部运行测试的脚本,每一步做了什么工作都要很清楚。

推进外部监管,强化内部抑租,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从主观来说,法律法规让大家不敢犯错误,职业道德是不愿意犯错误,内部控制使人不能犯错误。对决策层的作用是让决策层更科学地决策,对经营层的作用是控制生产经营里面的各种风险,包括成本控制、技术风险、目标设定、竞争者、市场定位等等。

外部加强监管,内部加强溢出,企业在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一定要高度关注。外部的监管始终在加强,比如工业凝胶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如果这件事放在十年前会怎么样?一定会被压下来,然后约谈相关领导,最后消失于无形之中。我们的监管环境比过去严格得多,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这次的国有企业和制药厂一开始都保持缄默,因为它不适应了,不知道今天为什么是这样的环境。

内控建设通常存在的问题是为建体系而建体系,求权导致成果比较虚。有些内控建设贪大求全,涉及范围广,抓不住重点。比如要想企业快速成长,投资是关键问题,还有资金保障、融资等等;不同的企业是不一样的,你必须识别出来,不要求全。

还有一个问题是内控的成果脱离业务,我们通常说做内控的人不懂业务,懂业务的人不懂内控。很多企业做内控落不到实处是很严重的问题。另外,内控体系满意度比较低,即使做了,高层领导也会觉得这玩意没什么价值,而基层员工也会觉得是件麻烦的事。

内控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在于抓住一个核心,围绕一个业务,从业务当中来,回到业务当中去,建立一个体系,构建一种机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