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06-28 09:56:08)技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议报告、谈体会、话使命,党的二十大代表们备受鼓舞、信心满怀、干劲十足。
代表们纷纷表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离不开科技、人才、创新支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代表们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提出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科技、人才、创新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非凡十年,我国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3万家。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一位。
代表们认为,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攻坚克难,矢志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澎湃动力。
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代表们表示,迈上新征程,要深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锻造“第一生产力”,激活“第一资源”,澎湃“第一动力”,将报告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代表们纷纷表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代表介绍,“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极大提升了我国保障极地科考的能力,有效推动了我国船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今后我们要继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回望过去十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技术突破,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新兴前沿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超级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加快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代表说,合肥十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全国首套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等,都在合肥研发应用。“合肥今后将聚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创新人才汇集地,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名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代表说,“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作为一名服务器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接下来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支撑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代表们表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十年来,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人才发展环境。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代表认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东北大学将依托优势学科资源,积极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以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会聚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代表认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代表们表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抓住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和需求,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卓越工程师。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生态,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更加充分。
面向未来,代表们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机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为人才减负松绑,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