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整合“两非两资”如何做?国新资产、诚通国合等企业案例
(2022-11-08 09:53:14)“两非”剥离和“两资”清退作为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工作的重点,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事儿,可以说,目前实施流程、主动关注事项、整体举措甚至效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方向、内容。
那么,从国资监管层面看,主要流程、措施是什么呢?
首先是在前期对需要剥离的“两非”业务,需要清退的“两资”资产进行摸底;其次实施全流程的监督,监督有具体的机制,也有举措;实施机制是分类的,没有“一刀切”的,实施举措是灵活多样的,包括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发起设立基金等专业化平台。效果上,尤其是“两非”剥离,涉及资产已经接近500亿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推进各项改革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当然“两非两资”更有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规范的决策程序、国有资产评估的严格执行、国有产权进场交易、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等制度的相关规定。
这三家企业务必要知道
知本咨询总结,中央企业在对“两资两非”处置过程中,有这么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公司自己处置;二是借助外部平台。
自己处置,毋庸置疑,就是不借用“外脑”,比如中国宝武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贯彻落地“退”的理念,提升“退”的能力,专门成立了退出资本资产办公室,对不符合战略规划、非战略性的公司,坚决退出。
借助外部平台,也好理解,就是央企将自身“两非两资”业务交给专门的资产处置平台公司去处理,也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达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笔者觉得各位应该要知道的三家公司,就是央企层面的三家专业化的资产处置平台。
三家资产处置平台按照成立时间早晚分别是中国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资产”),诚通国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通国合”),以及国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启资产”),要知道,这三家结构也是国务院国资委指定并认定的接收“两非两资”的专业化机构服务平台。
其中,只有国启资产是国有全资公司,其他两家均是国有独资公司。
首先来看国新资产如何运作?
国新资产是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新”)资产管理板块的重要抓手,其围绕服务央企重组整合、聚焦主业等需求,积极开展“两非两资”等资产管理业务。
在具体开展业务方面,国新资产以中国国新“运营公司财务性投资”为主的要求,搭建信息化支撑平台,协助配合央企开展“两非”剥离。实践中,积极联合多家不良资产管理机构、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国新资产优化配置基金,投向国企“两非两资”处置项目等。
实践中,与中国电子优势互补设立平台公司,在“两非”剥离处置(如盘活中国电子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彩虹永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等12户非主业企业)、低效资产盘活及全面深入开展存量资产整合方面深度合作。
其次来看诚通国合如何高效服务?
诚通国合是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专业化剥离整合“两非”“两资”资产的专业平台。
在服务客户能力上,诚通国合组建了熟悉国资监管、资产管理、资本运营的专业服务团队,同时,建立了规范的管理流程和运作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截至2021年底,诚通国合已经具备了同时对10个以上的百亿级项目进行尽职调查、资产接收、运营管理和价值修复的能力,已与15家央企就26个“两非”资产项目达成接收合作。
在具体服务客户上,诚通国合开启差异化的资产管理服务。差异在哪儿呢?对重点央企主动开展上门服务,“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而且明确提出,会兜底保障相关央企100%完成“两非”资产剥离整合任务。
另外,对于接收的资产也会按照依法破产、清算注销、盘活发展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处置。
在效果上,截止2022年10月,诚通国合已与19家央企达成合作,受托处置资产44项,涉及资产规模1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