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高考深圳二模作文题写法分析

(2018-04-28 07:22:00)
标签:

教育

文化

育儿

 

2018年高考深圳二模作文题写法分析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宣讲成长经历及学习心得。他说自己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现在,他正跟着研究生导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有位同学向他提问:“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实际上是一道材料命意作文。既是“命意”,虽然文题里还有一般材料作文的确定立意的要求,但已经没有什么可自由立意的了,就是要你严格按照材料里所隐含的寓意去进行立意和写作。

但问题是,材料所隐含的寓意真的很隐含,你一定要仔细分析,才能准确地将它挖掘出来。

所以,这道题的关键不在于立意,而在于如何挖掘和全面掌握材料所隐含的寓意。

材料的寓意隐含在材料的第二段里。同学认为,儒家所倡导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等理念或教义在现实中根本就行不通,大有要否定它们之意。而这种否定很明显地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偏激做法,不能让人苟同和接受。

这就是材料的核心寓意。

材料里虽然没有明显的这样的表示,但其隐义是明确的。

材料虽然只要求你对同学的说法进行回应,并没有明确要你反驳这种说法,但其倾向也是很明显的:就是要你对这种不理性的否定进行有理、有据、有效的反驳。

因此,归结起来,这道作文题就是要求你就材料中的寓意,写一篇驳论式的议论文。

当然,既然文题没有明确的要求,你也可以用同意同学的方式去进行回应。但这很显然地违反当下的社会价值观,任你怎么能写,都很难写出让从认可的文章来的。更关键的是,现实中的种种行为,并不能说明儒家倡导之义的错误和不可为,你很难找出正当的理由去否定它们。

这样一分析,这篇文章应该怎么写,就很明白了。

首先,你要先肯定同学的前半段说法——对儒家文化的认可——文题中的我也很认可。这不仅是对同学的肯定,也是对儒学的肯定,更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接着,立即转去否定同学的后半段说法,明确指出它的偏激性——这些儒家教义倡导的是一种向善的道德约束,它们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执行力。而同学显然是想借它们这种苍白无力去否定它们。这是偏激和不可接受的。这个社会由法规、道义、习俗、倡议甚至良心共同组成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除了法规,其它方面都没有法律强制力,难道你统统都要否定?难道公交站场常见的请文明乘车请排队乘车倡议就因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就不提倡了?

这是用归纳法论证同学说法的偏激和错误。

接着,进一步从现实中的种种不向善行为去论述儒家教义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它们不仅不能否定,相反,要大大加强。要不断地将包括这些儒家教义在内的一些道义教化人们,让它们像春风化雨般地沁入人心,才有可能形成人人守序、礼让的文明氛围。

最后一段,通过告诫同学的方式结束作文——倡导儒家文化、达至社会文明,任重而道远。只要你我都力行这些教义,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必然会有井然上车的那一天。

这样,一篇高分作文就出来了。

这道作文题的典范效应在于:我们可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需要就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论述的议论文。但由于这些观点的“似是而非”的特性,让很多人不好下手。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穿透其的外衣,看清其的本质。只有实实在在地看出它错在哪里,才能有理、有据、有效地进行反驳。否则,你很可能瞎眼挥拳打在空气上,甚或由于看不清其错误本质而大加赞赏,就影响作文的得分了。

 

 

本文由儒经作文帮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浏览更多作文辅导的文章,请登陆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 6445272055 

咨询作文方面问题、申请作文评改和讲评,请联系:

QQ2290297437;手机或微信137101712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