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鹭》教学反思

(2021-01-13 16:03:05)
分类: 教学反思

《白鹭》教学反思

夏登芳名师工作室

        庐江县城南小学    周鹭婷

《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全文看似状物,读来却优美如诗。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无穷的乐趣。白鹭本身蕴含的这种无尽的美,正是作家郭沫若全文所要传达的!

一、教学片段

1.激趣导入,走近诗意白鹭

我先以一个谜语导入“白鹭”,再结合白鹭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为了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墨客对白鹭的喜爱,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出示了四组含有“白鹭”诗句,引导学生诗意朗读,拉进学生与白鹭的距离,让学生说一说对白鹭的感受,学生自然会说白鹭是“美“的,这为下文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做了铺垫。那么在郭沫若笔下,白鹭的美是怎么体现的呢?走进文本,细细品读吧。

2.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

在自读课文之前,我先带学生认识了作者郭沫若,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写作时间,但关于背景并没有展开来,因为我觉得对五年级孩子来说,要理解这篇文章是郭沫若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这一点,似乎有些超出学情了。在字词教学上,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指名认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游戏认读,演示法理解词语,图片法理解词语等。字词训练得扎实,为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奠定了基础。

3.抓关键句,体会白鹭之美

我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作者围绕白鹭,写了它哪些方面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会整合信息、提炼概括主题。接着,根据学生的反馈,我将课文中有关白鹭“色素美”和“身段美”的词句找出来,重新组合,配上图片,分别出示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之妙,感受白鹭之“精巧”。最后用希沃的课堂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重点段落,其实也是教给了学生背诵的方法。这部分教学,主要是通过指导朗读、师生合作朗读等方式,以读促教、以读促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郭沫若语言的诗意美,从而感知白鹭的形象美。

4.总结课文,理解首尾呼应

文章中还有哪一句跟第一句话相似呢?引导学生找出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发现修辞手法都是“比喻”,并指出这种写作手法叫做首尾呼应。不仅让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更是升华了主题,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二、成功之处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发现。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这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品读课文真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喜爱

2.教学目标明确,着重落实单元语文素养,也就是理解作者在描写具体事物中蕴含自己的情感,重点抓住“色素”、“身段”描写,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

3.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孕育出独特的感悟和想象。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感受到了白鹭的美,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收获。

三、不足之处

1.课前互动缺位。公开课教学应考虑到,没正式上课前是否会冷场,若等待时间过长,可以用音乐或者小游戏来缓和气氛。

2.课堂发言氛围调动不佳。学生的反应一旦脱离了我的预设,就会造成冷场局面,可能是由于我自己太过紧张,没有放得开,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激发起来。

四、改进措施

要在品词析句上多下功夫,更多地训练学生不同形式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如诗句般的语言,以便积累更丰富的语言,为学生的课堂交流夯实基础,让我的教学更加完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