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8春学期《古代汉语(二)》在线作业满分
(2018-04-03 18:44:20)南开18春学期《古代汉语(二)》在线作业-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各组字中,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胜月誊 膝
B.地吐徒坠
C.嬴赢羸蠃
D.衷衰裹裏
正确答案 :D
需 要Q Q 2959415429
微 信
open4511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此人不知黑白之辩矣
B.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C.旬有五日而后反
D.当其无,有车之用
3.有异体字的是()
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B.竭知尽忠而蔽鄣于谗
C.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D.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正确答案 :B
4.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正确答案 :C
5.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固然,副词,本来
B.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文章,著作。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D.尝试为寡人为之。尝,曾经
6.有名词动用的是()
A.狐死必首丘
B.车错毂兮短兵接
C.乘赤豹兮从文狸
D.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7.下列各句中,含被动句式的一句是
A.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B.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8.解释有误的是()
A.亟请于武公。亟,急
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城,指城墙。
C.中不索交诸侯。索,求。
D.齐人归女乐。女乐,女子歌舞队。
9.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作形容词词头的是()
A.言采其薇
B.中心有忡
C.之子于归
D.薄污我私
10.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1.古代注疏在辨析意义相同或相类的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时,常用的注释用语是
A.謂之
B.謂
C.猶
D.之爲言
12.“今音”指的是()
A.现代音
B.近代音
C.中古音
D.上古音
13.根据教材所标注的古音,对“大宛、吐蕃、莫邪、僕射”标音全对的一组是
A.Dàyun Tb Mòxié pyì
B.Dàyun Tb Mòxié pshè
C.Dàyun Tfn Mòy pyì
D.Dàyun Tb Mòy pyì
14.下列各句中加·词用其本义的一句是
A.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女桑。
B.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C.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15.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16.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A.詞詮
B.經傳釋詞
C.説文解字
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17.有使动用法的是()
A.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C.置彼崔嵬,我马虺隤
D.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8.“黑,火所熏之色也”的训诂方法是()
A.义训
B.声训
C.形训
D.义疏
19.属于宋代的是()
A.郑玄
B.刘熙
C.朱熹
D.陆德明
20.下列句子中“为”的读音是四声的是()
A.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B.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C.为坛于南方北面
D.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B.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D.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E.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2.“故”作连词,表示所以的是()
A.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B.故进之
C.故留此二十篇
D.故人无水忧
E.刑故无小
3.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
4.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
5.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A.薪:砍柴。
B.奋:举起,扬起,振作。
C.权:权力,权衡。
D.信:言语真实。
E.候:守望,放哨
6.属于汉代的有()
A.郑玄
B.王引之
C.马融
D.郭璞
7.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
A.惟兄嫂是依。
B.无乃尔是过与?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8.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
9.属于专著体的有()
A.说文解字
B.尔雅
C.毛诗笺
D.孟子正义
10.“益”表示“更加”的是()
A.如水益深
B.国人益惧
C.名益彰
D.益憔悴
E.谦受益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山鬼》是宋玉的作品
A.错误
B.正确
2.《国风》都是民歌
A.错误
B.正确
3.“危冠”的“危”是危险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4.“投我以木瓜”中“投”的意思是送给
A.错误
B.正确
5.荀子是性恶论者
A.错误
B.正确
6.“抱布贸丝”中“布”是布匹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7.墨子是战国初齐国人
A.错误
B.正确
8.“苟且偷生”中“偷”的意思是偷窃
A.错误
B.正确
9.“所谓伊人”中“伊人”是那人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10.“秋以为期”是宾语前置
A.错误
B.正确
11.“情不知其不义也”中“情”的意思是确实
A.错误
B.正确
12.“运斤成风”的“斤”是斧子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13.“百川灌河”的“河”是黄河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14.《诗经》是不太押韵的
A.错误
B.正确
15.“秋以为期”是“以秋为期”
A.错误
B.正确
16.“正义”是汉代就有的注释方法
A.错误
B.正确
17.“穷来从我”中的“穷”是贫穷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18.“众闻则非之”中“非”是动词
A.错误
B.正确
19.“道阻且长”中“阻”的意思是险峻
A.错误
B.正确
20.“集于苞栩”中的“集”是集合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