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交易系统最有用的三句话+一个可以吊打无数高手胜率几乎100%的粗糙策略!!!清水缠论

(2021-06-02 16:55:01)
标签:

缠论不缠

缠论炒期货

缠论实战培训

教你炒股票

先闲聊一会,说个粗糙但很实用,可以吊打很多高手的策略,欢迎高手以各种极端非极端行情来挑刺,心急的跳到文末看结论。经验性思路:做大周期(比如周线图)下跌走势中的3开始的所有创新低的单数笔的底分型开始的向上一笔。具体解释是:只做某个周期图(比如周线图)下跌走势开始的第3的底分型之后的向上笔,然后以此类推,第5笔,第7笔……甚至可以在第5笔之后,开始做不创新低的所有下跌一笔的底分型之后的上升一笔。

简单画了几个图,更多形状的分类,各位自己复盘就能一目了然。

设计交易系统最有用的三句话+一个可以吊打无数高手胜率几乎100%的粗糙策略!!!清水缠论

就这个粗糙策略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这样来规划:第一步,找到周线图,然后选取相对高点画笔,这里的笔最好用旧笔,也就是顶底分型中间有独立K线的笔,目的是减少无效波动,提高胜率,如果想进一步提高胜率,也可以用线段画图。画出第一个向下笔,再画一个向上笔,再画一个跌破第一个向下笔低点的向下笔。这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下上下三笔。

第二步,在下上下的最后一个下那里,肯定会出周线底分型,既然出了底分型,那就意味着这个向下笔有结束的可能性,既然下跌有结束的可能性,接下来无非是横盘或上涨的可能性。因为选取的周期是周线图,所以,即使接下来走的是横盘震荡,对很多票而言也有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的利润区间,这几块钱或十几块钱的利润区间,已经能满足很多人的需求了。

第三步,等到周线底分型出现之后,如何尽量买在更低点呢?粗糙点的可以等回调到周线底分型附近再买,也可以用黄金分割线量一下大致的回调位置作为参考。稍微精细点的方法,可以再去日线等一个下跌一笔或三笔的低点,再等个日线底分型再介入。再精细点的,可以继续区间套,在日线底分型出现之后,再等个30分钟下跌一笔或3笔的底分型再介入。止损就以你介入的周期图的底分型低点为准,止盈方法就多了去了,最简单的就是顶分型。对缠论再熟练点的可以通过次次级别判断顶分型是否中继,然后决定是卖出还是持有还是打短差。如果想再提高胜率,还可以参考各类神秘指标的神秘参数等等,剩下的就是诸如资金管理,仓位分配,心态管理,甚至细化到手续费之类的事情。

但只要不准求极致的精确,精准,准确,细化,交易盈利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就我个人学习交易和缠论的低水平而言,缠论最有用的两个东西:一个是笔,一个是分型,学会这两样,把这两样放在大周期使用,就足够对付绝大多数交易了。欢迎各路高手来挑刺。至于再细化了说,缠论重要的东西有哪些?第一个还是分型,第二个还是笔,第三个算是两重表里关系,而两重表里关系,说白了就是看大做小,至于怎么看大做小?缠论防狼术已经明明白白给出了答案,回避零轴下方所有的股票,那你选股是不是就有依据了?是不是就应该知道大概率上涨的票长什么样子了?第四个重要的算是一些心法,比如买点都在下跌中,卖点都在上涨中,大概意思无非是,只在回调的时候买,冲高就是为了卖的。第五个重要的算是防狼术了,刚才也说过了。

至于中枢是啥,中枢和盘整的区别,中枢新生,中枢移动,中枢延伸,扩张,扩展,同级别分解,非同级别分解,中阴阶段,级别,本级别图上多少根K线重叠对应次级别以及次级别以下级别什么结构,趋势,背驰,盘整背驰,用一笔画个方框对比前后角度或长短来辅助判断背驰,V型反转,小转大,一二三类买卖点,二买可以比一买低,三买可以转二卖,多达几十条的缠论定理,完备完结完美各种词汇的区分,多级别联立,线段的两种破坏情况,还有更有很多人创新弄出来的后缠论的用法,等等等等等……

用一句话总结:
做交易,掺杂的东西越多,越有多义性。而多义性可以归纳一句话:盈利是其次。也就是说,一旦你陷入所谓的精细化交易,交易就会变的很麻烦,盈利总是迟迟不来,时间一长,还容易怀疑自己命不好。

所以说,与其费劲巴力的各种复杂,不如把明确且没有争议的东西用好再说,或许是我太愚笨,
我总觉得缠论里唯一明确且没有争议的两个技术,一个是分型,一个笔。而行情,在分型的视角之下,无非是分型没形成,分型形成中,分型已经形成。你只要学过K线包含关系和分型定义,根据前后两根K线的高低点的关系,就应该能当下立判你现在看见的行情是分型那种情况!不会有一点争议。在分型视角分类的基础上,再扩大视角以笔的视角来交易,交易不就这么一笔一笔等出来,一笔一笔做出来的?没有任何争议!而有争议的技术算怎么回事?你是来市场干什么的呢?而我又始终偏执的认为,把分型和笔这两样技术学好,就能推出整本缠论,也能在缠论的基础上狗尾续貂出更多种缠论,而把分型和笔这两样技术在大周期上用好,成千上万的指标一个都可以不用,裸K都能交易而你的交易结果只会比高手强不会比谁差,至少能比高手省下很多手续费。如果你担心下跌三笔不安全,那我可以偷偷告诉你一个只要你不是贪婪的迷恋翻倍、暴富、一夜之间走上人生巅峰,胜率可以说几乎100%的方法,那就是创新低下跌5笔就准备动手,周期越大越稳定,不信你去复盘,也欢迎高手来挑刺和冷笑。在此基础上,你再去看各种荐股、解盘、预测大盘、期货喊单的平台的建议,还觉得有什么神秘可言吗?你完全可以拿这个方法自己去做荐股、喊单了!有什么意思呢?说点有用的。为什么这里反复强调大周期?因为大周期才能保证行情波动的空间,有空间的波动,才能保证交易的利润。道理很简单,难就难在知行合一。

以上逻辑啰嗦的这个经验性的实战策略,应该也有人发现,至少学过缠论分型和笔的人,应该都观察到过,可能某些这些那些原因导致自己的在实战中没有参考使用。以我浅薄的技术水平而言,纵观各种各样的交易套路,在只要还是概率事件的前提下,任何交易策略,都不如
某相对大周期≥下跌三笔的单数笔末端准备动手这个方法来的简单、实在。

而我设计的所有交易系统,都来源于三句话:
大级别定方向。
次级别找信号。
次次级别进场。

各位也可以参考这三句话,根据各种技术,套路,方法,策略,指标、设计各种各样不同的交易系统。

本文原创,我是清水,一个不入流的缠论门外汉。设计交易系统最有用的三句话+一个可以吊打无数高手胜率几乎100%的粗糙策略!!!清水缠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