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道提示:农历六月十五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341b5945237d7a21fc7fc133f4f46fd3x548x359x113.png;,3,jpegx;3,700x.jpg
玉门关
汉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归,上书曰:“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张岱《夜航船》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61beeaaabe422f9fd556cebabb99956cx546x357x77.png;,3,jpegx;3,700x.jpg
玉门关
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玉门关”。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
1907年,冒险家兼考古者、偷运者斯坦因在关城北面不远处废墟中挖掘到了许多汉简,从简的内容判定出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根据史书记载玉门关的位置也应当就在附近,但小方盘城只有600余平米作为汉朝最西面的海关实在是太小了。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3d7877213007b64d134a913f7e6e7e4dx547x358x96.png;,3,jpegx;3,700x.jpg
玉门关
所以玉门关的具体位置尚不能肯定,将保存完好的小方盘城遗址暂定为玉门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玉门关15公里处,有河仓古城,为汉代玉门关守卒的粮仓,只存断垣残壁,但犹可见当年之气势。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f2eacba9eaf9c3aa730147e335a4691dx545x358x78.png;,3,jpegx;3,700x.jpg
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1a331a38c82fbb1cbd3ed7847a1bf5a0x546x355x111.png;,3,jpegx;3,700x.jpg
玉门关
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