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中国书法,魅力何在?
门道提醒:农历正月二十六
汉字很美,而书法赋予它生命。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视觉艺术,在时间的长河里衍生出各式各样的书法精粹。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今天,门道君不说别的,就说说我们大家最熟悉的楷书。

请输入图片描述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
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他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请输入图片描述
颜真卿(709-78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后人称为“颜体”。他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

请输入图片描述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善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因而在书法上获得较大的成就。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这个动一动手指就可以打出很多字的智能时代里,不知不觉中我们好像正在丢失些什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明明熟知的汉字提起笔来却不知正确安放它的横竖撇捺。你还记得你上次提笔写字是什么时候吗?赶快动一动你的小手去感受书写的魅力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