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瑜伽经》第一章:入定Samadhi

(2020-04-22 12:00:06)
瑜伽,现代人当成了某种类似体育锻炼的项目。其实瑜伽真实的含义是“入定”,也就是说瑜伽本来是精神修炼而非身体锻炼。

《瑜伽经》是古印度的钵颠 (音督)利在公元200-500年之间写就,一共一百九十四条经文.下面的翻译来自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瑜伽经》黄宝生先生的翻译。

  1. 现在,讲解瑜伽。
  2. 瑜伽是抑止心的活动。
  3. 这时,见者处在自己的原本状态。
  4. 在别处,与活动一致。
  5. 活动有五种,痛苦的和不痛苦的。
  6. 量、颠倒、妄想、睡眠和记忆。
  7. 量有现量、比量和圣教量。
  8. 颠倒是不依据原本形态的虚假认识。
  9. 妄想是依据语言知识,而缺乏事实。
  10. 睡眠是依据对非实体的认知活动。
  11. 记忆是没有忘却体验过的对象。
  12. 依靠修行和离欲抑止它们。
  13. 其中,修行是努力保持稳定。
  14. 但要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和真诚的修习,它才牢固确立。
  15. 离欲是控制的意识,不贪求可见的和闻听的对象。
  16. 最高的离欲是明了原人而不贪求性质。
  17. 伴随有思考、观察、欢喜和自我性的形态,则是有智入定。
  18. 以修习停止认知为前提,只剩下潜印象,是一种。
  19. 摆脱肉体者和化为原初物质者依靠存在。
  20. 另一些以信念、精勤、忆念、入定和智慧为前提。
  21. 强力者接近。
  22. 依据柔弱性、中等性和强烈性,也有程度区别。
  23. 或者,依靠敬仰自在天。
  24. 自在天是特殊的原人,不受烦恼、业和果报积累的影响。
  25. 在他那里,全知的种子不可超越。
  26. 由于不受时间限制,他也是古人的老师。
  27. 唵音是他的表示者。
  28. 念诵它,领悟它的意义。
  29. 由此,获知内在意识,也无障碍。
  30. 疾病、昏沉、怀疑、懈怠、懒散、欲求、谬见、不进入状态和不稳定,这些心的散乱是障碍。
  31. 痛苦、沮丧、肢体摇晃、吸气和呼气伴随心的散乱。
  32. 为了克服它们,修习固定于一个实体。
  33. 心的清净来自于培养对苦乐善恶的慈悲喜舍。
  34. 或者,通过呼气和控制呼吸。
  35. 或者,感觉对象的活动出现,引起心的安定。
  36. 或者,无忧愁而明亮的。
  37. 或者,以心离欲为对象。
  38. 或者,依靠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39. 或者,通过沉思符合自己心愿的对象。
  40. 他的控制力达到最小和最大的极点。
  41. 活动消失,达到等至,如同摩尼宝珠,染有所缘的认知者、认知手段和所认知的色彩。
  42. 混杂有词音、词义和认知的分别,这是有思考等至。
  43. 记忆完全净化,只呈现对象,甚至没有自己的特征,这是无思考。
  44. 据此,微小对象的有观察和无观察也得到说明。
  45. 微小对象的性质以无相为终极。
  46. 这些只是有种子入定。
  47. 在清澈的无观察中,内心清净。
  48. 这里,智慧充满真理。
  49. 还有不同于所闻和推理智慧的领域,因为涉及特殊的对象。
  50. 由此产生的潜印象阻止其他的潜印象。
  51. 在它得到抑止时,由于抑止了一切,成为无种子入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