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阅读笔记(五)
(2025-07-09 10:41:53)分类: 子集类读记 |
《诸子百家》(微信读书)
(作者:浅野裕一 译者:刘丽娇 湖南人民出版社2021-09-01出版 品牌方: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五)
后记:(4)
第一章无为的哲人——老子(P78)
一、 老子之迷
对于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历来都有争论。现根据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两部《老子》帛书和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三种《老子》竹简,综合研究分析,作者的结论为:
《老子》一书,在远远早于公元前300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好几种文本广泛流行了。从原著出现到历经转抄并广泛传播,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P88)完全不能否定它早在战国初期甚至春秋末期已然成书的可能性。(P89)
没有证据证实《老子》的作者就是老聃,老子就是老聃,若没有线索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作者依然身份不明。(P93)
二、 道的思想(P95)
《老子》思想的最大特色是把道作为宇宙本体的根源。思想家所说的道,是人应该走的正确的前进道路。但《老子》的道是生出天地万物的创造主。
道才是真正的宇宙始源、宇宙的本体。(P98)
《老子》整体上是一种政治思想,希望君主铭记并遵守道的规则,以此统治国家。遵循道的统治就是“无为之治”。(P100)
君主当以“无为之治”为道。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第四十二章),君主必须使用孤(孤儿)、寡(寡妇)、不谷(歉收)等谦称,表现对臣下和百姓的谦卑姿态。(P102)
三、 《太一生水》与道(P109)
郭店楚墓中不仅出土了三种《老子》抄本,同时还发现了一篇迄今无人知晓的道家文献《太一生水》。《太一生水》与《老子》关系密切,我们来思考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太一生水》的前半部分展示了一个过程:“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太一生出水,太一和水生出天,太一和天生出地,天和地生出神和明,神和明生出阴和阳,阴和阳生出四时(春夏秋冬),四时生出凔(寒)和热,凔和热生出湿和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湿和燥成就岁(一年)。这个过程还原了宇宙从出现到完成,世界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全部阶段,是一种宇宙生成论。(P110)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
“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
《太一生水》前半部分所说,“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太一是“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P15)
——二〇二五年二月十一、十三、十四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