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阅读笔记(二十一)
(2024-05-20 20:43:13)分类: 子集类读记 |
《列子译注》kindle
(白冶钢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9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阅读笔记(二十一)
后记:(续九)
《汤问第五》(Kindle位置2616)
殷汤向夏革(音棘,汤之大夫)一连提出五个问题,都是关乎世界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深厚的哲学意味。夏革的回答,逐渐由哲学的回答,转向了神话传说。本篇许多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外,许多神话故事都是首次读到,不知是否属初始出处。如龙伯国的巨人,东南五座神山飘浮于海上不固定,天帝着十五大鰲,分三班轮流以首戴之,六万岁一轮,结果龙伯国巨人过来,将大鰲捕捞一钓而去,带回其国,灼骨占卜。致使五座神山有两座飘向北方沉没,使山上的神仙居无定所过亿。最终天帝震怒,将龙伯国地域变狭,国人身材变矮小。此类神话故事,心裁别出,令人忍俊不禁。
本节注释中引述有关《尔雅·释地》中“四极”“四荒”“四海”的说法,《尔雅》中均有,我在阅读时没有注意到。本笔记做了摘录。
《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在本篇。(Kindle位置2801)
《夸父逐日》的故事也在本篇。(Kindle位置2851)《山海经》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追太阳,最终渴死。也是《山海经》所载的故事。不知《列子》与《山海经》孰先孰后。学界现有说法是《山海经》成书早于《列子》。
大禹治水迷失了路途,去到了一个名叫终北国的国家,这个国家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更好,更有吸引力。这个故事体现出来的古人的想像力之丰富多彩令人叫绝!(Kindle位置2881)
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越之东辄沐之国,鲜食初生长子,谓之宜弟之类),其中有一段内容《韩非子·节葬下》中也有。(Kindle位置2951)
“孔子东游”一节,两小儿辩日出与日中之远近,孔子不能断,挺有意思。桓谭《新论·离事》、王充《论衡·谈日》、张华《博物志》卷八都有这一记述。
均,指均衡,认为是天下的至理。(Kindle位置2999)讲了钓鱼和射鸟掌握均衡的妙用。
扁鹊治病,为两人互换心脏,以平衡各自为人短处,显然完全是寓言一则。(Kindle位置3045)
“匏巴鼓琴而鸟翔鱼跃”,(Kindle位置3070)讲了一个音律改变季节的故事,这个寓言的浪漫主义远超《庄子》之上,然而好像全无根据。
本节有“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不知是否初出于本书。这里讲了音乐影响自然和人群的故事,虽显夸张,但令人叹为观止。(Kindle位置3121)
讲伯牙鼓琴,钟子期知音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吕氏春秋》、《说苑》、《太平御览》中均有记载。(Kindle位置3160)
偃师为能工巧匠,做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假人为周穆王表演,完全与真人无异。而且内部五脏六腑俱全,取掉一件,则失去相应功能。穆王说:“人之巧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这个故事的想像力已为如今之人工智能所实现,令人慨叹!(Kindle位置3179)
本节注释中将公输般与鲁班释为二人。
甘蝇、飞卫、纪昌,师徒接续学授射箭之技艺的故事,徒弟飞卫所学技艺超过了师傅,教授的弟子纪昌达到了与自己相同的水平,纪昌暗思杀死飞卫,他便可天下无敌。结果两人对射,得一平手。遂相拜为父子,发誓不再把技艺传授他人。(Kindle位置3238)其中讲到学射的路径,即一练不眨眼,二练视力。他们最终的选择是技不传人,许是中国传统师徒关系秘而不宣的孔窍。
造父是古之善御者,他的师傅是泰豆氏。泰豆氏教授造父所讲的一番驾驭车驾的技巧,强调了心身互动协调一致的意义。(Kindle位置3284)
周穆王征西戎,西戎敬献锟铻之剑与火浣之布,锟铻剑可以切玉,火浣布可用火清洗污垢。对此传说,王子不信,萧叔说王子太过自信,“果于诬理哉”,将事实诬为歪理斜说了。(Kindle位置3392)
——二〇二三年二月九、十、十三、十七、二十一、二十四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