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三卷阅读笔记(四)
(2018-02-26 15:36:30)分类: 经济学笔记 |
《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著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一版1997年2月北京第9次印刷)
阅读笔记(四)
1.
在流通过程中有生产过程(如运送、运输、保管等等)补充进来。
——P321
投在这种流通费用上的支出,对商业资本来说,是一种生产投资。所以,它所购买的商业劳动,对它来说,也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劳动。
——P337
2.
在英国十七世纪大部分的时间内,金匠还执行银行家的职能。
——P356
3.
兑换业和金银贸易是货币经营业最原始的形式,并且产生于货币的双重职能:作为一国铸币的职能和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
——P356
4.
城市工业本身一旦和农业分离,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而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有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
——P371 2009-7-16录
5.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资本家指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对生产劳动的剥削也要花费气力,不管是他自己花费气力,让别人替他花费气力。因此,在他看来,与利息相反,他的企业主收入是某种同资本的所有权无关的东西,不如说是他作为非所有者,作为劳动者执行职能的结果。
……企业主收入……它本身也是一种工资,是监督工资,①因为这是较复杂的劳动,②因为资本家支付给自己工资。……由于这种对立,人们完全忘记了:资本家作为资本家,他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而且是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生产。
在再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作为别人资本的代表,同雇佣工人相对立;货币资本家则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来代表,参与对劳动的剥削。
利润即剩余价值的这两个部分作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所采取的形式,并不表示对劳动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只存在于劳动和作为这两个部分的总和、整体、统一体的利润,或更确切些说,剩余价值之间。
——P427-428
因为资本的异化性质,它同劳动的对立,转移到现实剥削之外,即转移到生息资本上,所以这个剥削过程本身也就表现为单纯的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与工人相比,不过是在进行另一种劳动。因此,剥削的劳动和被剥削的劳动,二者作为劳动成了同一的东西。剥削的劳动,和被剥削的劳动一样,是劳动。利息成了资本的社会形式,不过表现在一种中立的、没有差别的形式上;企业主收入成了资本的经济职能,不过这个职能的一定的、资本主义的性质被抽掉了。
——P430
企业主收入是劳动的监督工资这种看法,是从企业主收入同利息的对立中产生的,并由于下面这个事实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利润的一部分事实上能够成为工资分离出来,并且也确实作为工资分离出来,或者不如反过来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一部分工资表现为利润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
另一方面,……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种对立越严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
……
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使那种完全同资本所有权分离的指挥劳动比比皆是。……合作工厂提供了一个实例,证明资本家作为生产上的管理人员已经成为多余的了,就象资本家本人发展到最高阶段,认为大地主是多余的一样。
——P431-435
每一次危机以后,我们都可以在英国工厂区看到许多以前的工厂主,他们现在作为经理,为了低微的工资,替那些往往就是他们自己的债权人的新工厂主,去管理他们自己从前所有的工厂。
商业经理和产业经理的管理工资,在工人的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中,都是完全同企业主收入分开的。
——P435-436
经理的工资——这种工资形成所投可变资本的一部分,同其他工人的工资完全一样——。
……
混淆企业主收入和监督工资或管理工资,最初是由于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所采取的同利息相对立的形式造成的。……这种监督工资象所有其他工资一样,会随着一个人数众多的产业经理和商业经理阶级的形成,越来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场价格。……这种工资又象所有熟练劳动的工资一样,会随着使特种熟练劳动力的生产费用下降的一般发展,越来越降低。……执行职能的资本家实际上是在剥削劳动,并且在他是用借入资本从事经营的时候,他的剥削的结果就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即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
——P437-438
经理的薪金只是,或者应该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这种劳动的价格,同任何别种劳动的价格一样,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
——P494
6.
尤尔先生早已指出:“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不是产业资本家,而是产业经理。(安·尤尔《工厂哲学》)
——P434
单纯的经理,执行着一切应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自己担任的现实职能,所以,留下来的只有管理人员,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
——P436
7.
银行是产业资本家的出纳业者。
——P453
银行家经营的是信用本身,而银行券不过是流通的信用符号。……对银行来说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存款。
——P454
银行的目的在于便利营业,但一切便利营业的事情,都会便利投机。营业和投机在很多情况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很难说营业在哪一点终止,投机从哪一点开始。
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我今天存在A处的1000镑,明天会被支付出来,形成B处的存款,后天它又可能由B处再支付出来,形成C处的存款,依此类推,以至无穷。因此,这1000镑的货币,通过一系列的转移,可以成倍地增长为一个绝对无法确定的存款总额。因此很可能,英国全部存款的十分之九,除存在于银行家各自的账面上外,根本就不存在。(詹·威·吉尔巴特《银行业的历史和原理》)
——P457-458
信用……使买和卖的行为可以互相分离较长的时间,因而成为投机的基础。
——P493
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
——P496
一个人实际拥有的或公众认为他拥有的资本本身,只是成为信用这个上层建筑的基础。
——P496
奢侈本身现在也成为获得信用的手段——正好给了另一种关于禁欲的说法一记耳光。
——P497
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
——P498
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P499
马克思把“大贷款人和高利贷者”和“金融业者和证券投机家”称为“匪帮”,说他们是“高贵的匪帮”,“这伙匪帮既不懂生产,又同生产没有关系”。
——P618
正是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的发展,一方面迫使所有货币资本为生产服务(也就是说,使所有货币收入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又在周期的一定阶段,使金融准备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它不再能执行它应执行的职能。正是这种发达的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引起了整个机体的这种过敏现象。
——P647-648
中央银行是信用的枢纽,而金属准备又是银行的枢纽。
——P648
汇兑率是货币金属的国际运动的晴雨计。
——P650
银行制度从私人资本家和高利贷者手中剥夺了资本分配这样一种特殊营业,这样一种社会职能。但是,由于这一点,银行和信用同时又成了使资本主义生产超出它本身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引起危机和欺诈行为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P686
我国最早的银行家……是一伙很坏的人,他们是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是铁石心肠的吸血鬼。(丹·哈德卡斯耳《银行和银行家》)
——P691
8.
由于股份公司的成立,由此:
①
②
③
——P493
股份制度——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
——P496
9.
一个没有财产但精明强干、稳重可靠、经营有方的人,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成为资本家(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每一个人的商业价值总会得到相当正确的评价),这是经济辩护士们所赞叹不已的事情,这种情况虽然不断地把一系列不受某些现有资本家欢迎的新的幸运骑士召唤到战场上来,但巩固了资本本身的统治,扩大了它的基础,使它能够从社会下层不断得到新的力量来补充自己。
——P679
对于资本家个人来说,只要他还能自己支配自己的资本,他总是使自己的生产规模同他所能支配的资本相适应。他所关心的是在市场上占到尽可能大的地盘。如果生产过剩了,他不会归咎于自己 ,而是归咎于他的竞争者。资本家个人可以用扩大市场本身的办法,也可以用在现有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办法,来扩大自己的生产。
——P758
货币资本家也剥削产业资本家。
——P578
资本家——他事实上不外是人格化的资本。
——P932
一个资本家思考问题完全是由他的利益和他的利己的动机决定的。
——P986
10.
马克思把一个叫作约瑟亚·柴尔德的人称为“现代英国私人银行业之父”,“英国证券交易业之父”。
——P681-682 2009-7-18录
11.
因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
——P702
土地价格,即使和地租的变动以及土地产品价格(地租构成它的一个部分)的变动无关,也有上涨的趋势。
——P703 2009-7-19录
土地作为劳动的原始活动场所,作为自然力的王国,作为一切劳动对象的现成的武库……
——P938
12.
我们不妨听听约布莱特先生的演讲:“……可以看作统治阶级的那部分人……,请看看他们的财富,他们的豪华,他们的奢侈。请看看他们的疲倦,——因为他们也有疲倦的时候,但这是享乐过度以后的疲倦,似乎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求新的欢乐。”(1865年12月14日《星辰报》)
——P711-712
13.
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它的价值的比率,完全是由生产它所用的资本的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比率,即由生产它所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决定的。如果一个生产部门中的资本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构成,也就是说,如果该资本中投在工资上的可变部分,和投在物质劳动条件上的不变部分的比率,大于社会平均资本中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比率,那末,它的产品的价值就必然会高于它的生产价格。
——P854
14.
凡是有地租存在的地方,都有级差地租,而且这种级差地租都遵循着和农业级差地租相同的规律。凡是自然力能被垄断并保证使用它的产业家得到超额利润的地方(不论是瀑布,是富饶的矿山,是盛产鱼类的水域,还是位置有利的建筑地段),那些因对一部分土地享有权利而成为这种自然物所有者的人,就会以地租形式,从执行职能的资本那里把这种超额利润夺走。
——P871
劳动地租这个最简单的和最原始的地租形式。
土地会提供地租的“属性”。
——P892
15.
当我们说垄断价格时,一般是指这样一种价格,这种价格只由购买者的购买欲和支付能力决定,而与一般生产价格或产品价值所决定的价格无关。
——P873
16.
非常保守的农业化学家,例如约翰斯顿承认,真正合理的农业到处都在私有制上碰到不可克服的限制,(詹·威·约翰斯顿《北美农业、经济和社会问题札记》)那些专门为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辩护的著作家,也承认这一点。……只有在森林不归私人所有,而归国家管理的情况下,森林的经营才会有时在某种程度上适合于全体的利益。
——P696-697脚注 2009-7-19录
农业本身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不变资本部分对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的增加上。
——P857
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P885
17.
资本家的资本,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工人的劳动力或者不如说他的劳动本身(因为他实际出售的只是外部表现出来的劳动力,而且象以前所说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劳动力的价格必然会对他表现为劳动的价格)。对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工人来说,……资本是一台永久的吸取剩余劳动的抽水机;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土地是一块永久的磁石,它会把资本所吸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吸引过来;最后,劳动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条件和不断更新的手段,使工人在工资的名义下取得他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从而取得由这部分价值来计量的一部分社会产品,即必要生活资料。……资本会把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把年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固定在利润的形式上,土地所有权会把另一部分固定在地租的形式上,雇佣劳动会把第三部分固定在工资的形式上,并且正是由于这种转化,使它们变成了资本家的收入、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和工人的收入,但是并没有创造转化为这几个不同范畴的实体本身。
——P928-929
18.
在资本-利润(或者,更好的形式是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中,在这个表示价值和一般财富的各个组成部分同财富的各种源泉的联系的经济三位一体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化,社会关系的物化,物质生产关系和它的历史社会规定性直接融合在一起的现象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作为社会的人物,同时又直接作为单纯的物,在兴妖作怪。
——P938
在庸俗经济学中,想要把资产阶级世界看成是最美好的世界的善良愿望,代替了爱好真理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一切必要。
——P954脚注2009-7-19录
19.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以后,但社会生产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价值决定仍会在下述意义上起支配作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种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最后,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P963
20.
社会劳动时间在商品价值上作为决定要素起作用的一定形式,是同劳动作为雇佣劳动的形式,以及与此适应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的形式有关的,因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商品生产才成为生产的一般形式。
——P997
21.
(洛里亚攻击马克思说)“什么时候见过这样十足的谬论,这样重大的理论上的破产?什么时候见过这样大吹大擂地,这样庄严地犯下的科学上的自杀行为?”(《新文选》244
——P1009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增补 2009-7-19录
读记:
本书于2009年4月5日开始阅读。
二〇〇九年四月五日
《资本论》第一卷74万字、二卷47万字、三卷83万字,第三卷数字最多。看到现在,形成的一个感觉是第三卷的许多内容都是一些资料的堆积,常常有反复说明的地方,显得啰嗦、臃肿。也许是恩格斯要尊重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对这本书又没有来得及亲自完成最后的定稿,许多内容都是资料式的和初步写下来的初稿,恩格斯要完善、延伸确实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恩格斯只在无法连结的地方才会加注“大括号”,并注明“弗·恩”字样予以贯通。有些地方马克思甚至只写了一个标题,或者是留下了一片空白,寓意将有话要说,但这些地方已经不可能见到马克思的话了。
书中第十三章在论述“利润趋向下降的规律”中,列举了这样一个算式:(P242)
Ⅰ. 4c+2v+2m; C=6, p′=33又1/3%
Ⅱ.15c+3v+3m; C=18, p′=16又2/3%
又在P247说“为了使它的剩余价值由40万增加到44万,只要由100万增加到110万(指不变资本)就行了。”
这个例证和这段话说明了一点,即只要增加不变资本的投入,同样可以增加剩余价值,如果是这样,那么把全部剩余价值的创造通通归结为可变资本,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了呢?对于这个问题,《资本论》将会如何解释,需要在后面注意留意。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对于《资本论》第三卷的论述方法,我觉得有点根据作者的结论,对各种现象寻求能够讲得通的说法为原则的意味。也就是说,结论不是产生于论证的结果,而是按照结果来寻求解释的说法。比如,对于商业劳动“只是实现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的说法,就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表现的就是一种寻求自圆其说的有些诡辩嫌疑的论证方法。按照“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这里又把“创造价值”的劳动,限定在了生产性劳动的范畴,把在从事商业性的劳动定义为“实现价值”的劳动。可以自圆其说,但玩文字游戏的感觉问题有点挥之不去。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到7月5日,终于将《资本论》第三卷读完,期间虽然有些间断,但总体是按照阅读计划——每天10页进行的,而且多数时间是超前的,只有外出期间有些耽搁,但回来后基本都可以补上,而且最终完成阅读比预定时间提前了4天。
该书印刷厂在装订时出现了错误,造成从第185页到218页短缺,而重复装进了955——986页。少装24页,重复装32页。造成24页的内容无法看到了。
从今天开始做读书笔记。
二〇〇九年七月九日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经理的劳动是否创造剩余价值的问题,马克思在书中提出了企业主收入、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在过去通常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多数未作介绍。马克思还提出了“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概念,是不是指专业经理呢?马克思有关这一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企业主、产业经理、商业经理;监督劳动、指挥劳动,并对这样概念进行了许多论述。但他的结论是,所有这些人的劳动都是不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是剥削劳动的劳动,与资本所有者相比,他们得到的是企业主收入,“即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而且谈到这些人的收入水平会遵循市场供求规律,而且会逐步下降。这一些观点,今天看到既有失偏颇,也不符合实际。企业经营者付出的劳动应该说是比工人的体力劳动更复杂的复杂劳动,而且还承担着甚至超过资产所有者和产业劳动者更大的风险。不承认他们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是不公允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八日
阅读《资本论》原著,如果从掌握它的基本理论体系的角度来衡量,必要性是不大的,只要阅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关于《资本论》所阐述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观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主体实际上就是《资本论》的理论学说,只是没有关于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最后阶段的部分。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九日
今天终于完成了对《资本论》第三卷的读书笔记的摘录。至此,三卷本的《资本论》,我完成了对它的第一次通读和摘录笔记。先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2006年11月25日——2009年7月19日)。读这本书,准确地讲,真是“啃”,一句一句地啃,一行一行地啃,有些地方甚至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尽管如此,我觉得读得还是很粗,理解和掌握的东西还是十分有限。好在对于这部书的理论体系我已经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因此读了本书,并没有觉得收获非常大的感觉,这是十分遗憾的事情,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郎咸平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宋鸿兵所著《货币战争》中提到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提到了460处,可惜我通读之后,只发现了2处,名字还是不一样的,叫作约瑟亚·柴尔德(见本笔记35条),分析可能是翻译的缘故,身份是一样的。
据说胡耀邦曾经数次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和《斯大林全集》,多次精读《毛泽东选集》,通过阅读《资本论》三卷本,我对阅读经典原著才具有了初步的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很辛苦,很不容易,需要毅力和坚持。有收获,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是唯一引为遗憾的事情。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九日
为了不使这部阅读笔记存在短缺,我特意通过亚马逊网购买了Kindle《资本论》,将纸质本由于装订失误造成的页码短缺部分专门进行了补读,并做了笔记。虽然由于翻译的原因,章节编排和语言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基本意思还是一致的,缺少的是两章的各一部分,两章的标题还是一样的。
二〇一八年二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