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摘 要: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工具课,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从三方面作了阐述: 培养学生自学语言的兴趣;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培养自学语文的习惯。从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抓起, 持之以恒, 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以达到“用不着教”
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方法
自学语文的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
用不着教。”由此可见,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是有必要的, 只有语文学好了 ,才能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 新信息, 适应将来的学习与生活,
也能在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开展自学活动, 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实生活, 达到让学生不但爱学, 而且会学的目的。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呢?
一、 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 。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其主体作用,
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类: 一类是外在的动机, 一类是内在的动机。 前者, 如教师的奖励、
表扬与批评, 但这 只是激励学生暂时起作用的因素, 而长期起作用的则是内在的动机, 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发生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 我结合课文内容, 提出有趣的问题,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 教学《海底世界》 这篇课文, 我先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 你们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 今天,老师陪同大家一起到海底世界看一看。 随即播放录像。 学生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看到色彩斑斓、 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产生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常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以吸引学生把视野扩展到课外, 有时,
故事讲到高潮或精彩处, 戛然而止, 告诉学生想知道下面的内容, 就去阅读某一本书, 大多数学生都会借来阅读。 常言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经常表扬班内和校内自学有成效的学生, 介绍自学成才的趣闻、 刻苦自学的实例。比如,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 海伦·
凯勒, 还有勇于为科学事业献身的陈景闰, 华罗庚等, 让学生经常有学习的榜样、 奋斗的目标。
二、 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学生有兴趣学习,就会爱学习,但爱学还要得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是我们所想要的。 因此,老师还要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心理学上把学生学习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被动的、应答性的学习行为,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答什么问题, 总是跟在老师后面转。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被动应付、不动脑筋的不良习惯。 另一类是主动的、 探究性的学习行为,
其实质是开拓学生思路,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知识。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在教学中, 如果不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就带有盲目性, 效果甚微, 也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那么,
在课堂上我们该教给学生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我是这样做的: 1. 先从整体到局部, 再从局部到整体 在教学中,
我通常要求学生首先把课文反反复复地多读几遍, 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再一段一段、 一句一句地去读、去想; 再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意,
通读课文, 归纳中心。 2. 抓住关键, 重点分析 在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找出重点, 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 词、
句、 段, 通过查工具书、 同学间讨论、 问老师等方法来理解课文。 例如: 在教《小虾》 一文时, 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读课文的。 (1)
通读课文,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2) 再读课文, 找出关键词句, 借助字词典, 解决生字词,
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 三读课文, 划分层次, 归纳段意。 要划分层次, 首先要看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哪几个自然段讲的内容相近, 就把它们合为一段, 再看看每段写什么, 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来, 有时也可抓重点, 总起句, 总结句归纳。
(4) 连结段意, 抓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内容是什么?只要把各段段意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抓住了主要内容。 (5) 精读句段,
理解课文, 这一步是读懂课文的关键,要抓住重点词、 句, 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 进而理解全文。 3. 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往往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 自读课外书籍, 告诉学生读书的方法, 如浏览,
精读, 或联系生活实际有选择去阅读。
三、 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是要长期养成的。
培养小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首先要有严格的训练, 从小抓起对孩子进行听、 说、读、 写的训练, 使其各方面都养成自学的习惯。
其次,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学计划, 自己检查落实情况, 自己衡量自学效果。
老师要时常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问题,
长期下去定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 要达到这一目的,
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成功的, 我们要从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抓起, 持之以恒, 把 学法指导作为重要的目标来实施,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逐步达到“用不着教” 的理想境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