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您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谁”这一问题,大部分人即71%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有疾病的人或者精神病患者。这一现象说明大众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明确,并且受到了心理咨询师一般是对心理疾病的人进行口头上的治疗或者是对精神病人进行各种疗法,比如电击治疗。这些影响导致了大众认为心理学并不对正常人进行研究。但是,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针对正常人的研究。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讲的是“本我、自我、超我”的意识情况,而这些是通过对正常人的观察研究分析个例才能得出结论的。如果是对精神疾病的挟带着的研究,那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则不能推测到总体,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精神疾病的。所以说,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谁,大众因不了解和受外界影响而产生了不正确的认知。 对于“您认为心理学都研究哪些问题”这个问题,作为多选题,选择次数最多的是压力与心理疾病的关系,而“我们如何学习、思考和记忆”“思维、想象的形成”“心灵感应、催眠术”“大脑对我们不同的日常行为进行分工”则都平均50次被选中。说明对于大众来说,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泛,而最主要的大概就是研究压力和心理疾病。因为现在的经济发展加快,无论是商业还是从文学教育方面看,每个人都在经历或大或小的压力。而有数据显示,因为压力导致抑郁症从而选择结束生命的案例越来越多。不仅是因为抗压能力小的自身原因,也有外界竞争压力大的原因。所以心理学作为能够去研究人的心理状况的一门学科,更大的应用对于大众来说就是研究压力和心理疾病,这也是有据可依的。 对于“您觉得心理学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吗”一题,80%以上的人选择了同意和很同意,只有2%的人选择了很不同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因为由上题可以知道,他们认为心理学是会研究压力和心理疾病的。而心理疾病作为人体难以观测的另一种疾病,相对于生理疾病来说更加让人觉得害怕。有多少人会因为心理疾病而伤害到他人,在新闻上我们也是屡屡见到。所以说,很大程度的人认为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就在于心理学可以观测治疗心理疾病,从而降低对社会的威胁,大家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所提升。 对于“您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没有人认为“没什么用处”和“都是骗人的”,70%的人认为是有用的,其余则是一般,持中立态度。我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是非常好的,因为在这个经常是“谈性色变”“谈钱色变”的时代,终于不再有“谈心理问题色变”的情况了。之前就像是讳疾忌医一样,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会去寻找解决的问题,也不愿意寻找心理医师进行治疗。所以往往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而在这种大家认为心理咨询有用,愿意去寻找心理医师解决问题的社会之中,就能够让很多生命得到平等对待,也可以挽救他们。 问卷最后希望被调查者提出对于心理学的企盼。则有一部分人希望心理学变成一个大众都必须有所了解的科目,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也有一部分人希望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更加的趣味化,平民化,才不至于许多人对心理学了解甚微。 当然,心理学也有很趣味化的东西,例如“房树人”,或者是心理测试。但是很多人就将此作为一种心理消遣,认为心理学给我的结论是,我是一个如何如何的人。但是,这种心理测试游戏就是利用了心理学上得一种巴纳姆效应。这是心理学家博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的解释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所以与其说那些不权威的心理测试是心理学,不如说这种心理测试的背后才是心理学。 综上所述,大众对于心理学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有所误解。误解的原因除了大家的口口相传更核心的还是对心理学的无知。心理学作为一门非常有用,应用范围非常广的学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并掌握一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