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毛选:一个人,如果心能“定”住,那么他就能成就大事

(2022-03-16 13:20:29)
标签:

转载

分类: 诗文美图

               毛选:一个人,如果心能“定”住,那么他就能成就大事


今日头条  原创2021-09-08 20:19·讲道理的小哥会功夫

     聊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怎么才能成事儿?

    这句话在以前我都觉得有点某学说的味道,说出来就有点脸红。但是最近某知名作家和很多大V都来谈怎么成事儿,可能真的是时代变了,在共同富裕的开始阶段,对怎么成事儿有更高要求了,所以说他们都来聊这个话题了。今天咱们也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如果我说关于怎么成事儿,《毛选》最有说服力,大家没有反对意见的吧?所以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下,我们谈成事儿更离不开《毛选》,那么《毛选》中对怎么成事儿怎么概括的呢?

    众所周知,毛主席说话言简意赅,对战略上成功原则精准的概括了八个字“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论持久战》就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写的,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会发现,做小买卖会说“低买高卖”就能成事儿,做大企业也会说“开源节流”就能成事儿。所以成事儿的原则无外乎内外两个条件,简单的概括起来,就是“内生动力,外减阻力”,听起来很简单吧,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比发现正确是方法更难,这就需要“定”。


    最近我们国家不断地说要有战略定力,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能够坚持去做正确的事儿,虽然现在看不到效果,或者因为环保,产业升级等问题造成一定的阵痛,但是一定的坚持,两方竞争,竞争双方都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的时候,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能够坚持,谁的定力更足。《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定是要止住欲望的,长期的止住欲望,我们想象一下都知道,太难了。所以想要“定”,就需要有相应的办法。

  《孙子兵法》上说:

“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翻译到现代场景中,这五件事就是:知道,识别,有共同愿景,有准备,反应灵活迅速。

   我们通过《论持久战》来聊聊这五件事。

   抗战八年,其中的艰难困苦想必大家都能想象得到,如何能够坚持下来的呢,不得不说是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明确的指出了中日双方对于战争的特点,性质,而通过这些性质的对比,得出了中国必胜,但是不能速胜的结论,这让全国人民对待抗战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更有了一个明确的愿景,大家能够知道“持久战”是正确的,能够识别“亡国论”和“速胜论”是不对的。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就是一定能够把日本人赶出中国,还要做出来积极的准备,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的具体战术就是“主动,计划,灵活”的“外线的速决的歼灭战”。完美地把孙子说的五件事给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历经八年,中间有汪精卫投降,有国民党的几次反共高潮,都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这就是《论持久战》带来的战略定力。

    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要做到“定”,我们需要知道和识别战略、方针、计划的各个方面,知道每一个方面的优缺点,从而识别我们这个战略、方针、计划的合理性,增强坚持的信心和动力;还要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共同愿景,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地做事情,一个人的坚持很难,但是很多人的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坚持就会相对容易的多;当计划出来之后,要好好地做准备,有了准备,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性,而竞争的主动方是相对轻松的,当竞争双方一方比另一方相对轻松时候,更能增加坚持的动力;最后就是一定要能够根据客观现实能够灵活快速地调整计划,提高计划的各个小阶段的成功率,保持着一个一个的成功和胜利,坚持的力量就会不断加强。如此五件事情,真正能够做到,我们就能止住欲望,保持定力,最后得到战略的胜利。

    最后我想说,找到成事儿的办法真的不难,无外乎内外两种条件,西方管理学还把内部条件分为优势、劣势;外部条件分为机会、威胁这么一个四象分析法。按照这个思路,想弄个八卦分析法也不难,这都说明找到成事儿的方法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做对的事情,长时间止住欲望做到“定”真的很难。所以我们要像《毛选》学智慧,要向《孙子兵法》学智慧,这个智慧是啥,就是说如何做到“定”才称得上是智慧,这也是《道德经》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意思。我们真的能够“定”住了,我们也就脱离了聪明来到了智慧的境界,我们也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