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游卫辉香泉寺
蜗牛
看到朋友圈有发报社和某农林科技公司联办“香泉首届牡丹节”的消息的,就给报社的朋友打电话,找了几张票(非卖品),这个周六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香泉寺看牡丹。
这是第二次去香泉寺了。第一次是在2010年的夏天,和一帮驴友一起。我们从香泉寺开始上山,在寺内浏览过后,继续上行到碑亭,然后到“疠人坊”。在六世纪中叶,北印度高僧那连提黎耶舍在此开设专门收治麻风病人的地方,据说它是中国第一个佛教慈善场所,开中国佛教慈善、医疗之先河。从“疠人坊”出来后,继续上山,过山顶草原(现在叫什么红云草原),然后下行到香泉水库大坝,从大坝继续下行至沟底,顺着溪流走完封神谷,到现在的香泉寺正门(那时正盖着呢),一个环线穿越。
香泉寺坐落在卫辉西北的霖落山上,素有“豫北第一古刹”之称。隋大业5年(公元609年),时任少林寺第二任主持的稠禅师游历化缘至此,发现霖落山泉水甘甜清纯,就在这里建了寺院,并取名“香泉寺”。寺以山势分割,有东西两寺。由于防控的要求,香泉寺大门紧闭。我们绕过大门、大雄宝殿,从后面开始上山,先来到了西寺,这里建有稠禅师殿。沿石径往东北,就来到了东寺。陡壁如削的山崖上,有一个高约4米的石坊枕崖而立,此坊名曰“南天门”。坊檐下刻有“淑海香天”四个大字,坊柱上刻有“两天既许分东土
南海当移往北方”。穿过石坊拾级而上,可见一方石筑水池,就是香泉之源了。泉东的石崖上,有明代潞简王亲书的“香泉”两字。旁边有线刻麻姑像,传为唐代吴道子所画。
从东寺下来后,准备去牡丹园看花儿。和路边卖东西的老乡打听道儿,竟有几个人不知道。心中有不好的预感。还是一个稍显年轻的摆摊的老乡告诉了我们,驱车前往。到了所谓的牡丹园后,真的大失所望。园?花园?牡丹园?区区弹丸之地,竟也称“园”?也许是时间的问题吧,开花的牡丹一双手就能查的过来。倒是芍药还结着花蕾,在风中摇头晃脑。几乎是没有停留,我们穿园而过,来到香泉水库的大坝。风很大,水库里面的水面很小。站在风中,站在大坝上,看着周围的大山,想起了第一次来时的情景,想起了那时的驴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