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任村古镇

标签:
2015骑行旅游历史 |
分类: 精彩回顾 |

南街和南券(寨门)

南券(寨门)云龙浮雕

南券(寨门)门楼上,庙殿的盘龙石柱

南券(寨门)内侧的关帝庙

在南券(寨门)门楼上北望南街

从泰山庙旁向西走进去,就是任村名望最大的进士街

进士街,即任村西街,因街道两旁分布着张、魏两家进士的庄园得名。由“翰林府”、“进士第”及“西门券楼”三部分组成

在西街中西部,张丞实所苦心经营的张家大院,是现在林州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

张家大院,现有了破蔽旧陈之感,但其规模尚存,其建筑精美,布局考究,用心良苦,体现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

张家的后人仍然居住在老宅里。“太守第”历经张鸿逵及其长子张检之(邓州学正)、次子张孚月(紫阳知县)两代人的不断修建,才形成了今日的规模。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鸿逵的曾孙张家骏由此进京,考中了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等职。从此以后,民间便称张家骏叫“张翰林”,张家庄园“太守第”也改称为了“翰林府”

临街的石墙上,还留存着拴马石

进士第”,在进士街的东段,建筑风格与“翰林院”大同小异,因是清嘉庆戊辰(1808)武进士魏五魁的庄园,故名“进士第”

主人魏五魁中武进士后,先后担任“京城提塘”、“晋营守备”等职,后升为“直隶乐亭营都司”。曾4次护卫嘉靖皇帝出京外巡。“昼驰夜警,恪尽职守”。44岁卒于任上

进士第”与“翰林府”比邻而筑紧密相连,从街面很难分清两座庄园界限。“进士第”创建时间早于张家的“翰林府”,面积也比“翰林府”大,共有9个套院和9个独院组成


张家的后人仍然居住在老宅里。“太守第”历经张鸿逵及其长子张检之(邓州学正)、次子张孚月(紫阳知县)两代人的不断修建,才形成了今日的规模。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鸿逵的曾孙张家骏由此进京,考中了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等职。从此以后,民间便称张家骏叫“张翰林”,张家庄园“太守第”也改称为了“翰林府”

临街的石墙上,还留存着拴马石

进士第”,在进士街的东段,建筑风格与“翰林院”大同小异,因是清嘉庆戊辰(1808)武进士魏五魁的庄园,故名“进士第”

主人魏五魁中武进士后,先后担任“京城提塘”、“晋营守备”等职,后升为“直隶乐亭营都司”。曾4次护卫嘉靖皇帝出京外巡。“昼驰夜警,恪尽职守”。44岁卒于任上

进士第”与“翰林府”比邻而筑紧密相连,从街面很难分清两座庄园界限。“进士第”创建时间早于张家的“翰林府”,面积也比“翰林府”大,共有9个套院和9个独院组成

张鸿逵庄园雄居西大街两侧,南北长153米,东西跨90余米,约占地24亩。分为六套院落,38个单院,有359间房屋

张鸿逵庄园有自己的建筑程式,每套主建筑布局为前客厅、后楼院、而后花园,并配以数目不等的偏跨院

西门券楼位于“进士街”西端村头,是西进“进士街”的必经之地。券楼创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券门洞高3.1米、宽3.2米、深10米

券门内上方镌刻的则是风格迥异的“二龙戏珠”吉祥图

昊天观,位于进士街北、任村西北隅,当地人俗称“北庙”,是一处奉祀玉皇大帝的道教活动场所

古时,人们认为,风雷雨电、雹雪霜冻等自然现象,全是由天上的神仙操纵。这些神仙的最高统帅就是天帝(民间俗称老天爷)。于是,便产生了“玉皇大帝”的形象。在古人心目中,要想过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日子,就必须敬奉好天帝。昊天观之类的祭神场所,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昊天观始建于明朝初期,具体年月现已失考。观内建筑创建时间有明有清年代不一

清道光十年(1830年)大地震,多数殿堂倒塌,现存的戏楼、拜殿、玉皇殿三大主建筑,皆为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

昊天观的大门平时是锁着的,打电话可以联系上拿钥匙的村民

倒座的戏楼位于昊天观最前方。面阔三间,座南向北,上下两层,与拜殿、玉皇殿遥相面对。山门过道从戏楼底层中间穿过,上层为演戏的舞台,台前场地空阔,可容纳观众数百人


张鸿逵庄园有自己的建筑程式,每套主建筑布局为前客厅、后楼院、而后花园,并配以数目不等的偏跨院

西门券楼位于“进士街”西端村头,是西进“进士街”的必经之地。券楼创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券门洞高3.1米、宽3.2米、深10米

券门内上方镌刻的则是风格迥异的“二龙戏珠”吉祥图

昊天观,位于进士街北、任村西北隅,当地人俗称“北庙”,是一处奉祀玉皇大帝的道教活动场所

古时,人们认为,风雷雨电、雹雪霜冻等自然现象,全是由天上的神仙操纵。这些神仙的最高统帅就是天帝(民间俗称老天爷)。于是,便产生了“玉皇大帝”的形象。在古人心目中,要想过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日子,就必须敬奉好天帝。昊天观之类的祭神场所,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昊天观始建于明朝初期,具体年月现已失考。观内建筑创建时间有明有清年代不一

清道光十年(1830年)大地震,多数殿堂倒塌,现存的戏楼、拜殿、玉皇殿三大主建筑,皆为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

昊天观的大门平时是锁着的,打电话可以联系上拿钥匙的村民

倒座的戏楼位于昊天观最前方。面阔三间,座南向北,上下两层,与拜殿、玉皇殿遥相面对。山门过道从戏楼底层中间穿过,上层为演戏的舞台,台前场地空阔,可容纳观众数百人

过戏楼北行十米,便是拜殿

拜殿是人们祭拜玉皇大帝的地方,也是旧时地方豪绅们看戏的地方,可惜已年久失修,后面的殿顶塌了半边

拜殿筑于青石台基之上,四根石雕盘龙巨柱一字排开、分列殿前,工艺水平巧夺天工、技艺精湛,不失观内一宝

拜殿的建筑手法,规制严谨,可称是古建中的杰作

雕梁画栋,彩绘粉呈,好象年代不远

拜殿的前面的石是明弘治年间,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如此看来,昊天观的建立时间当在明代或明代之前

出拜殿北行六米,便到了昊天观的主殿---玉皇殿

除上述三大建筑外,主殿及观内两侧,还建有龙母殿、五龙殿、三官殿、西佛殿、关帝殿及护观房等等

这是昊天观中的西配殿。昊天观古香古色殿宇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2006年6月,被列入了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拜殿是人们祭拜玉皇大帝的地方,也是旧时地方豪绅们看戏的地方,可惜已年久失修,后面的殿顶塌了半边

拜殿筑于青石台基之上,四根石雕盘龙巨柱一字排开、分列殿前,工艺水平巧夺天工、技艺精湛,不失观内一宝

拜殿的建筑手法,规制严谨,可称是古建中的杰作

雕梁画栋,彩绘粉呈,好象年代不远

拜殿的前面的石是明弘治年间,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如此看来,昊天观的建立时间当在明代或明代之前

出拜殿北行六米,便到了昊天观的主殿---玉皇殿

除上述三大建筑外,主殿及观内两侧,还建有龙母殿、五龙殿、三官殿、西佛殿、关帝殿及护观房等等

这是昊天观中的西配殿。昊天观古香古色殿宇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2006年6月,被列入了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前一篇:林州慈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