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2019-09-06 02:11:25)
标签:

旅游

健康

2019

分类: 骑行记录
       2019年8月24-25日,“大名单车”发帖骑行大石岩,虽是故地又访,却没有故地重游,而是徒步登山加推车穿越,演绎了一场户外三项的多体能运动,旧地点增添了新内容,老地方延伸出了新区域,自然是感受丰厚、新获不少。一行十人,骑达的路上与“快乐驿站”三十余人的大队伍时聚时散,一度比较不论人气和难度、距离,都显得微不足道,但下来却在计划的周密性和组织的紧密性上,我们就略胜一筹了,“快乐驿站”的人马在翻过油城大坡后,就在住宿的问题上成了散兵游勇,一行三人无奈中还投奔了我们,归程就更是各自为政了。我们刚过中午就到了大石岩的大食堂,午饭就吃在这里,住宿也还是老房间。下午两点许,开始了徒步登山之举,大目标红山岭,小景点是妖精洞,都是过去未曾到达过的地方。踏过蜘蛛山的石台阶和水泥路,接着都是开出来的砂石道路,沿着山脊和山腰穿行,基本是平坡延展,行进也是不疾不徐。视野开阔,风光很好,高处四望,群峰平视,苍穹笼罩,顿有立地接天的豪壮之气。山中植被丰富,灌丛野草包裹,绿意正浓,大家手执简易的拐杖走得兴致勃勃。以大石岩蜘蛛山为中心,周围有13座山头,座座都有传奇故事,而海拔708米的红山岭,驴友都说是淇县最好看的山。红山岭"红石"遍布。这些石头为花岗岩,表皮粉红,像似有人涂沫过一样,实则是天然造化,其中的一块石头上还发现了摩崖石刻,上面的文字则“藏”着1400多年的记忆,对红山岭这处北齐的采石场留下了诸多的谜团。在红山岭下的一条深沟中,则还隐藏着一座天然的山洞,当地人叫它“妖精洞”,为了吸引眼球和增添人们的猎奇心理,山洞还与西游记挂上了钩,标称是善财童子洞和红孩儿妖精洞,是西游记故事的发生地。不过,洞中曾经发现了一匹距今已有5000多万年三趾马骨化石,则说明史前的一个动物不知何因就困死在这里,以至于永垂不朽,成了今天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妖精洞旁,登山的队伍出现了分化,强者继续攀高红山顶,余下一半人顺沟下撤,我随其中。下到沟底,就是统属大石岩行政管理的李沟、塔沟河及大小春花几个自然村了,也就接上了六月份来的晚上散步走过的那条路,不过白天再看,原始质朴的小山村都很有特色,石墙小瓦的老屋或顺地势,或沿河道,都布局合理,泰然稳居。后来计出,我等的徒步短线是五公里,用去了三小时,而又上红山岭的五人,则用去了五个小时,距离不详。骑行百余公里,再经历过数公里的攀爬徒步,体力耗去不少,晚餐的吃喝也就大开了胃口,大家欢聚一堂,就更加高兴畅快了。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小雨,大家参观了旧物展览,又过了一把戏装加身装腔作势的开怀大笑的瘾,八点钟后才启动了大石岩-洞沟-石老公的十公里新线之旅。不原路轻快回返,而是雨中去探走一条地图上尚未打通的山路,这是要有一点儿冒险精神的,好在发起号召的科技刘信心十足,表现出对这条从未走过的路很有把握,大家随之也就没有顾虑了。事实证明,科技刘是个好同志,富有探索精神,不断推出新的新路,而又不盲从,总是用科技的力量多方求证,行前的功课做的十足,一个骑行群里,真正是稀缺这样的好同志啊!大石岩-洞沟-石老公一条线,两头都是熟悉的地方,中间的洞沟陌生,据说是在大石岩村西北约三公里的地方,是一条近五公里长的大峡谷,因谷内两侧的山壁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十多个山洞,因而得名“洞沟”。洞沟这条大峡谷,需要翻过一座高山的垭口,一上一下全是正在开凿拓宽的碎石沙土路,急弯陡坡还多,所以一出门就没骑多远就开始推车前进了,直到山顶,基本上全是在埋头躬身的形态中往上攻,色彩鲜艳的身影缓慢地流动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是一道风景,更是一次痛快淋漓零距离亲近大自然的绝妙感受。一路上,猪猪和科技刘的拍照记录个不停,好景致、好经历也由此定格在永久的画面当中。下山的一程砂石路照样骑不成,等推到一段的开阔山谷里,两侧大大小小的山洞就让人眼前一亮,洞沟所谓的“洞”就是指的这里。这些山洞有的是自然洞,有的是人工洞,其中的人工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洞乡组织开采队开采铅矿石所形成的。离开这些石洞,五公里的砂石路结束,洞沟也到此为止了,再往下走就是水泥路了,也就出了大石岩的地盘,黄洞乡的温坡、马坡和石老公等几座古老山村相继出现。骑经的第一个小村是胡桃泉,当时不明就里停下来问洗衣的村妇,问知了村名后村妇反问我们从哪里下来的,才知道她们还不知道上面的洞沟已经打通了。路过马坡村,见前饮清流、背依峭壁,座北向阳的小村是青一色的石墙青瓦,在群山的环抱中,沐风浴露,安详静谧,俨然是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就特意进村走了走、看了看,从新盖的一间过桥门楼和老屋的翻顶施工来看,马坡也要启动山村生态旅游的大幕了。石老公村,路过几次,对村旁的象形石柱有过图片及文字的描述,此次是从另一个路线进来,似乎又觉得生疏了,一些映衬老旧物件的现代装饰,刻意借助原始面貌标新立异的东西,似是而非又似曾相识,觉得速成的生态旅游人工痕迹太重。一路小雨时有时无,唯我无遮无掩,竟未湿衣,反得润泽和舒爽。此后就都是熟路了,出庙口,过鹤壁,钜桥午饭的一碗砂锅面之后,就与大队分道扬镳了,我回道口,大家回濮阳,此程圆满结局。下来QQ照例有“说说”:骑行大石岩,却没有重蹈覆辙,而是徒步登山加推车穿越,增添了妖精洞、红山岭和大石岩-洞沟-石老公的十公里新线,把故地重游纳入了新的内容,感觉很棒。不断探索,常骑常新,这才是不竭的骑走动力!另外,四餐一宿花了69元,骑去114公里,徒步妖精洞5公里,归推车穿越大石岩-洞沟-石老公再到道口64公里,到濮阳65公里,这一圈共骑行243公里。



一条当地人取名的洞沟,一上一下连接了大石岩和石老公,打通不久的山路还是简易的路基,冒着小雨推车到了沟道的山顶,畅意和豪迈的气息油然而生,用自拍的方式照张全家福很有意义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照例是利用周末的两天骑行,去程还是早早地就到了鹤壁新区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路过淇河畔的鹿台阁,拐进去看看。这座包含古意的现代建筑,是朝歌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在大石岩吃过午饭,下午两点许就开始徒步上山了,先从蜘蛛山起始,这里有规整的石阶可供上下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蜘蛛山,是大石岩开发的第一条旅游线路,这些用石条铺出来的636个台阶,全是村民手工一锤一钎打出来的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大石岩周围有13座山头,座座都有传奇故事,在村民们口中流传着“青龙大战蜘蛛精,宝马来助阵”的传说,正义的青龙与邪恶的蜘蛛精在这里展开了厮杀大战,化作巨石的青龙和蜘蛛精被永远定格在这座海拔400多米的小山包上了,在这个角度看,青龙的头部及龙身清晰可辩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青龙山上,野草萋萋,背景的山头是大名鼎鼎与纣王紧密关联的朝歌寨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山上不仅开发出了通道,还添置了不少文化符号,一面面的大镜子富有创意,映照风景,正视自己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一丛黄花开在棘草当中,分外醒目。查证名字,似乎是可当药用的柴胡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沿着山脊朝前走,大方向是红山岭,小景点是妖精洞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山上是土路,宽度和平整度都适宜徒步,看样子已经把旅游开发前期的基础工作铺展开来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从这条沟下去,路过妖精洞,也可下山到住地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妖精洞高居峭壁之间,下临深壑,是一处天然造化出的石洞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洞内深不可测,不敢深入。洞口挂着牌子,称此洞是善财童子洞和红孩儿妖精洞,是西游记故事的发生地。还挂着一张古动物化石的照片,据大石岩支书徐光介绍,这是一匹三趾马的骨化石,经测定距今已有5000多万年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在妖精洞,队伍分化,一半继续上山登高红山岭,一半顺着谷道下山回大石岩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下山路上植被丰富多样,既有野生的荒草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也有梯田里播种的成穂的谷子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还有些天生的各色小花。小蓝雪花,分布在河南为主的太行山区;红色的山丹花是百合属中分布最广,纬度偏北的一种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还遇见一座柱型孤石,见过附近的石老公和石老母,也就妄称是石老公的二奶,于是戏言叫它石二奶吧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这条沟下到底,是大石岩的李沟自然村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上次六月份来的那个晚上,曾经散布走到了李沟的村边,漆黑一片未看个究竟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今天得见其面貌,也是因地制宜用石头筑成的原生态民居村落,错落有致,凸显地域特色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依山布局,石墙黑瓦,还多是两层的楼房,从山外人的眼光看,李沟是一个很有意境的地方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在李沟村边接上这条水泥小路,一直走下去就走出了这条山沟,就到大石岩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中间还要路过有几个山村,第一个是塔沟河,下来还要路过大、小春花两个自然村,这几个小村都属于大石岩行政管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塔沟河村,传统的石头房子分布在沟道的山坡上,山民们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朴素的花草开在各样的容器内,简陋随意却不失稚拙无华的美感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又住进了大石岩的多功能活动中心,这里既是村部,又是接待游客食宿的“大食堂”,还是宣扬红色基调的展览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再次参观这些饱含时代印记的陈列品,更多的是过来人对往事的怀想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大石岩蜘蛛山璀璨夜景,为寂静黑暗的山中增辉不少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第二天,小雨中首次穿越洞沟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洞沟,在大石岩村西北约三公里处,是一条近五公里长的大峡谷。因谷内两侧的山壁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十多个山洞,因而得名“洞沟”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一上一下,需要翻过一个山头。因为才打通不久,简易的山路上还都是碎石和泥沙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骑走只是一小段,大部分坡道上都得这样吃力地推车前进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有的地方急弯很陡,砂石又松滑,洞沟这条新线就成了推车大穿越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好在小雨不湿衣裳,还降低湿润体温,不热不渴,就体力充沛,由于是新路还兴致盎然、很有动力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一个小时盘山了三公里,不经意间就到达山顶的垭口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还是碎石当道,下山也得推着车走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又是两公里多的推车路,终于翻山到了洞沟的北坡一面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在此,洞沟所谓的山洞出现了,大大小小,遍布沟道两边,这是最大的一个山洞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这些山洞有的是自然洞,有的是人工洞,其中的人工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洞乡组织开采队开采铅矿石所形成的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离开这些石洞,五公里的砂石路结束,洞沟也到此为止了。下来接上水泥路,路过的第一个山村是黄洞乡的胡桃泉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过了温坡就是马坡,马坡村前的小河,河床是一层层宽大平整的青石,一座石拱桥供马坡村民来往出入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马坡是个自然村,由淇县黄洞乡石老公村管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马坡面临小河,背靠悬崖绝壁,天然形式很有特点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小村安静,不少人家落锁闭户,昔日的生机不在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曾经用于石砌房屋的构件,石刻的简单图案也是村中匠人对美感的刻意打凿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马坡的这条街上突现出生活的场景,坐在门口打瞌睡的,拉砖的,还有一条回头张望我等的柴狗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村口小桥头,这座石头老屋正在换铺小瓦,从旁边新盖的这间过桥门楼来看,马坡也要启动山村生态旅游这条线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站在小河的对岸看的更清楚了,前饮清流、背依峭壁的马坡村是一块风水宝地,座北向阳的小村,青一色的石墙青瓦,在群山的环抱中,沐风浴露,安详静谧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继而骑到了石老公村。石老公村,包括马坡等在内的几个自然村,在2014年12月8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批准,入选河南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石老公村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村中最神奇的地方是,百余栋石头房的地基竟是青石和吸水石,几乎全村都是古老的石头房子、石头院落,村里很安静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石老公村的"大红袍"花椒十分抢手,花椒已成为全村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家家户户都种有花椒,摘椒果期间几乎每天家家户户都泡在地里摘花椒,可惜现在采摘的身影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了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村中的“不老泉”流出的泉水,冬是温水,夏天冰凉,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们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近年来,当地政府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完善传统村落建设规划,开发休闲旅游项目,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带动了乡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大石岩不断有变化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在大石岩南山峭壁下,一位栩栩如生、天造地设的石老公石,犹如一位沧桑老者正向山外张望,与山外黄洞北峰下的石老母石遥遥相对,千百年来,他们在演绎着一段美丽的爱情神话:你不来,我就一直这样等着你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至此,此行最有意思的一段骑路就结束了,大石岩-洞沟-石老公,尤其洞沟的穿越,温坡、马坡山村的经过,都是新景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雨中骑行,痛快淋漓。照片中未有印记者,均是采用科技刘和猪猪的拍照,这才图中有我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中午钜桥的一碗砂锅面之后,就与大队分道扬镳了,我回道口,大家回濮阳,此程圆满结局
骑走大石岩-洞沟-石老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