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它与绘画的关系,恰如纯数学与工程学或天文学的关系。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在这绝对自由的天地里,各种各样的韵律都得到了尝试,各种各样的结构都得到了探索。正是中国的毛笔使每一种韵律的表达成为可能。而中国字,尽管在理论上是方方正正的,实际上却是由最为奇特的笔划构成的,这就使得书法家不得不去设法解决那些千变万化的结构问题。于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
由于这门艺术具有近2000年的历史,且每位书法家都力图用一种不同的韵律和结构来标新立异,这样,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中国书法的美在动在不静,由于它表达了一种动态的美,它生存了下来,并且也同样是千变万化,不可胜数的。迅捷稳重的一笔之所以是完美的,是因为它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不能摹仿,不能更改,因为任何更改都会带来不和谐。这也就是为什么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非常难学的原因。http://s9/mw690/0071gGBmzy7gSWeeHXib8&690
通过二战艰辛地努力,终于成功地从一普通二本院校跨考进入了中央财经大学。在此想要分享一下自己一战失败的原因以及一些考研的经验,同时分享一下中财803的复习经验,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少走弯路。
一、数学篇
先说一下数学吧。数学是我的强项,二战成绩130+,然而也是这一科强项成为了我一战的最大的败笔,在这里说一下我的复习方法,以及强调一下复习过程中绝对不能犯的错误。
正式准备考研是在三月份,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过了一遍书上的知识点,五月份就开始做数学全书。第一遍过全书时花的时间有些长,大概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把全书所有的题都过了一遍。这时候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还有些零碎,这就需要做第二遍。第二遍在做各部分题时搞明白每道题对应的知识点,然后整合一下该知识点的出题模式。大概9月份完成三遍。10月份完成近10年的真题,真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切忌因准确率高而沾沾自喜。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每天坚持练习,切忌手生(我一战就是吃了手生的亏,有两个月未做过数学),可以做一下错题或模拟,锻炼自己的考场应对能力。
二、英语篇+政治篇
把这两科结合起来说是因为这两科在考生中并不会拉开太大的差距。
首先说英语,单词是从四月开始过,一直到考试前都未停过。开始时可能背一遍花的时间很长,也容易忘,但这是一个记忆逐步加深的过程。真题前期做97—06年的,8月中旬开始做近十年的,注意把握文章中的每个长难句。
政治的复习同样是按部就班,暑假听一下天道考研网校的视频课,加上看配套讲义,并配套买了一本1000题来巩固自己看的知识点;九月大纲出来后对修改的知识点进行补充,11月份开始着手实事并开始背诵知识点。
三、专业课篇
了解中财803的或许知道803的卷子有些偏难,历年来学长学姐的成绩大概都在100—110左右徘徊,其实803的整张卷子的出题规律很好把握,但要拿高分,却还是需要花一番苦力。
803的题型从13年开始保持不变,微观和宏观都包括名词解释、论述和计算。微观部分:名词解释4个,论述题2-3道(答题时也可能涉及到名词解释),计算题2-3道,宏观同微观一样。
最后强调一下,一定要重视真题,因为真的可能会重复出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