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现场会》学习心得
(2020-03-09 16:39:09)
标签:
教育 |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现场会》学习心得
2019年4月27日至28日,在普宁区域内显有盛名的红领巾实验学校礼堂举行了全国第十二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现场会”,我作为揭阳市黄丽霞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在现场聆听了专家和教授们的精彩演讲,受益匪浅。
此次活动围绕了一个“德”字进行研讨。所谓德育应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养成教育。只有把德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田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方能培养学生的根,铸造学生的魂,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成长为对国家有益的良材!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先生的《做最好 的老师,办最好的教育——用中华经典润泽教师生命》的主题讲座中提到: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最响亮的声音。他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了直心即为德。强调教师要读经典书籍,方能成为一位最好的老师,并要求老师要成为最有读书、最善于写作和研究、最会演讲、最出教学成绩、最受学生崇拜、最能成为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老师,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师教书育人首当要立等树人,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培养一个好人,一个好公民的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利用他的《新时代坚守培养良好习惯工作的价值》专题讲座语言幽默风趣,不时引得会场笑声阵阵,让人觉得轻松自在。他鼓励教师要心怀平常心,做平常事,享受工作中带来的乐趣,给老师们指明了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方向。他说:“傲慢是最伤害人的。”待人要有谦卑之心,对自然要抱有谦卑的态度,一颗平常心,做好每一件事,自律就是对自己负责,而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是自律。我们要做到不攀不比,脚踏实地,超越自己,自强不息,这十六字真言更是让与会的人看得到了魏老师的快乐人生生活理念,他看透了规律,勉励老师们要少生气、少抱怨,我一份宽容,笑对工作,笑对人生,才能惠及周边的人。“听、说、读、写、算、问”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六大核心素养,只有做到了这六点才能育出品德高尚的人才,国家才有希望。
《破解养成教育的秘诀》是著名学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林格的专题,他语言古朴儒雅,博古通今,旁征引证,时而引入《易经》中的典故,时而引用了儒释道的经典进行阐述,点明了“德为道之容”和“恭、敬、忠、信”的意义。他说:“德如神明,如一把利剑,要顶在头上,像神明一样供奉,像一把利剑谨醒,德就是不断的修炼、修行、修正。”道出了养成教育的密码——中小学的德育就是养成教育。对德的真谛诠释更透彻、更全面。
专家们的讲座精彩而富含哲理,为我们以后在教育工作中如何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之中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框架,让我们有章可循,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毕竟,行为可以改变人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德育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