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题班会设计《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

(2020-02-24 23:15:45)
标签:

教育

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

 

学校:池尾街道上寮小学    教师:陈丹丹   班级:一年级

 

小学生家长交流课

授课时间

201710

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积极聆听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聆听,可以减轻孩子的紧张情绪与压力。不管面对一个多么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只要在家长专心聆听的时候,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孩子在自由地表达他们受压抑的情感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做一个头脑清晰的叙述者,还要做一个思维敏捷的聆听者。

本课设计的目标为:

1、学会聆听孩子心声的重要性。

2、分析聆听缺失存在的多重原因。

3、让家长掌握聆听孩子心声的几个技巧,构建和谐的亲子桥梁。

板书设计

提纲

(教具媒体)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聆听缺失存在的多重原因。

2)家长掌握聆听孩子心声的几个技巧,构建和谐的亲子桥梁。

 

板书设计:         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

创造一种的氛围   

学会平行交流的艺术          

讲究交谈的方式与技巧

把握一条底线 

给孩子一个自由空间  

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员分析

本次学员是一年级家长,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孩子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许多家长常常忽略这点,只知道关注孩子考试的分数,却不知道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许多孩子变得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变得不听话。因此,让家长认识聆听孩子心声的重要性,并掌握聆听孩子心声的技巧,构建和谐的亲子桥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语: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今天的课,我也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今天我给大家上课的题目是《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如何聆听孩子的心声?有效的聆听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

二、故事引入,了解聆听孩子心声的重要性

家长互动请问各位家长认真聆听下面这个故事《大熊有一个小麻烦》,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大熊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主要内容:“我有一个小麻烦,”大熊说,“我能不能……”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花点时间来听听他要说些什么,大家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凭空猜测,大熊究竟需要什么。就在大熊几乎再也没有勇气开口说话的时候,一只不起眼的小蜜蜂出现了,这是一个关于聆听的故事。

家长必答题:你认真聆听过孩子的心声吗?你真的听懂孩子的心声吗?

                                                                                     

三、多重原因让聆听缺失

原因一:父母希望小学生“听话”

很多父母都希望小学生“听话”。怎样才算听话?长辈说什么就是什么,照着做即可,父母还没有从内心认可亲子交流是相互的,觉得任孩子在自己面前说三道四,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降低了父母的威严。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双向沟通是理论,孩子是我的,怎么教育是我的事,我关心的就是怎么让孩子听话。”也有的家长说:“孩子的所言、所思并不靠谱,我们也没那么多时间听孩子说。”有相当比例的父亲因为工作忙、应酬多、社会职务多,根本无暇与小学生沟通。

 

原因二:父母和孩子都有“障碍”

对于亲子沟通,父母和小学生都有苦衷。父母认为现在的小学生太复杂,想法太多,与他们沟通太难;也有一些父母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与孩子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彼此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干脆减少与孩子的沟通,每天三两句只说生活起居;还有的父母担心与孩子沟通不畅、索性不与孩子正面交锋,以免因冲突而恶化亲子关系。试想,在这样的心态下,父母怎么可能去关怀、去陪伴、去了解、去体会小学生的心声?

小学生的困扰在于,怕父母没有兴趣听,甚至嫌自己的情感太肤浅、想法太幼稚、做法不成熟;怕父母不相信自己,即使有苦恼说出来他们也不当回事;怕沟通效果不好,最终不仅不能被父母理解,还耽误了时间,影响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原因三:缺少沟通时间 

父母忙,孩子忙,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抱怨:这样忙碌的生活,怎么有办法特别注意彼此的沟通呢?作业还写不完呢,还要去培训班呢,还有一大堆家务要做呢……因此,有些小学生和家长本来有话说,却没有时间说,晚上回到家里,常常是各忙各的。

 

 

四、掌握聆听孩子心声的技巧

 

一、案例描述

 

  学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经过努力的洋洋还是考得很不理想。当父母看到洋洋的成绩单时,父亲勃然大怒,把成绩单往桌子上一摔,大吼道:你瞧瞧,你这是读的什么书!还想让我签字,不签!我丢不起这个人!母亲在旁边也议论起来:平时说你多少遍,就是不听,都帮我们的话当耳边风。这回好了吧?!洋洋的心被刺痛了,刚从教室走出来时,听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洋洋感觉自己是那么孤独。原本以为回到家,父母会安慰一下,没想到……

 

  洋洋看父母这个样子也忍无可忍,朝他们大吼:你们知道什么!就知道指责我,你们关心过我吗?!说罢他摔门回了自己的房间。这时洋洋睡在床上反复地想:为什么我的父母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交流呢?从小到大,他们总是喋喋不休,我却毫无发言权。只要我一开口,准会引发更大的战争。成绩不好,我也很难过,为什么没人问我是不是需要安慰?

 

  二、案例分析

 

  洋洋平常与父母明显缺乏沟通与交流,虽然在来自父母的压力中体会到他们深沉的爱,却对他们爱的方式并不很适应。

 

  当我们和孩子立场不同或意见相背的时候,很多家长总是喜欢要求孩子按照他的意见行事。所以,家长与孩子开始争吵、辩论,试图让孩子服从于自己。结果,因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和心声,只能比谁嗓门大了。

 

  其实,家长要想让孩子知道你在说什么,只用话来填满他的耳朵是不够的,还要把话说到他的心坎上,才会有效果。这句话不仅适用了于洋洋,同样也适用于洋洋的父母。

 

  洋洋没有考好,需要安慰,父母在这个时候刺痛他是不对的。但是换个角度来想,父母为孩子的事情着急上火,其实也是在关心孩子,不是吗?虽然父母的表达方式实在是欠妥,而洋洋也经回敬了他们,不是吗?

 

  在最情绪化的时候,父母与孩子交流起来难免带着火药味,但双方待冷静下来后,应该让那些经过反思的话有说出口的机会。不管怎么说,父母是望子成龙心切,也希望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一家人能够心平气和地聊一聊,误会才能消除,亲子关系也才会缓和。当然,也许争吵还会发生。但家长与孩子学会聆听对方的语言和心声确实很重要,也需要时间。洋洋与父母都需要练习,还要进行彼此之间的不断磨合,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纵观我们日常生活的周围,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与沟通、互相不理解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说,对某事我是怎么想的,我又是为什么这样做;我为你做了些什么,我希望你为我能够做些什么;你在我心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你又是怎么看我的;我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需要你什么样的帮助,而你又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我可以在哪些方面给予你帮助等等,孩子都是不知道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由于不能理解父母的爱,竟变爱为恨,最终酿成令人扼腕的悲剧。为此,笔者为家长朋友提出六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创造一种的氛围

 

  家长让十几岁的孩子坐下来严肃地听你谈话,像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要为孩子创造一种自然的氛围,可利用晚饭时间与孩子是分享家庭时光,这是一个重要机会,但往往被一些父母忽略。父母应重视孩子在每天晚饭当中的说话内容,让孩子觉得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有一种家庭和谐的气氛。

 

  2、学会平行交流的艺术

 

  不论家长在家有多忙,都要留意一下孩子,并与他进行平行交谈。这种非对抗性的环境对家长、孩子都适合。特别是家长,很少意识到这一点,这样的交谈可以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利于走进孩子的心灵。

 

  3、讲究交谈的方式与技巧

 

  家长给孩子提建议,甚至好的建议他们很多时候也不会理睬。当家长知道孩子做错了事时,重要的并不是急切地提出批评,而是要站在顾问的高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孩子把事情弄明白,然后鼓励他向正确的方向行驶。不要,把自己看作是孩子的上司,这利于孩子接受。因为,通常情况下,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十分自负,他总认为自己有能力来解决任何问题。

 

  4、把握一条底线

 

  有的家长认为,以前父母各抒己见时,孩子通常不敢钻空子,现在孩子大了就不同了。办法是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偶尔孩子听到父母争执时,父母必须保证当着孩子的面解决问题,使危机尽快结束,让孩子安心,父母彼此支持,这样,孩子才有家庭的信任感。

 

  5、给孩子一个自由空间

 

  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的生活。他的房间是十分重要的,是他自己的领地,为了自己的隐私,他会有情绪和对物质要求的不满,作出简短无礼的回答。父母并未意识到,孩子因为不想被你拖着走才逃避你。在这个方面,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

 

  6、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写下那些孩子不愿听或拒绝听的话。当你把事情、道理写清楚,孩子一遍遍地自己读,相信比你说若干遍会更有效。

 

 

五、总结

 

  各位家长,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不容忽视。家长要善于聆听孩子的心声,着力寻求教育与管理的切入点;孩子要常怀感恩之心理解父母的关爱之情,明确人生道路该如何走。家长与孩子都要学会聆听,聆听对方心中的声音,这样才能懂得他们,才能做到理解、宽容、和接纳。特别是家长朋友要更加注重孩子学习与生活的动向,更加了解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才能在无形中潜入孩子的心底,去解决孩子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让他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感谢家长的参与,让家长了解聆听孩子心声的重要性。

 

 

 

 

家长说出平时聆听孩子心声存在的问题。

 

 

 

 

 

 

 

 

 

 

 

 

分析家长聆听缺失存在的原因。

 

 

 

 

 

 

 

 

 

 

 

 

 

 

 

 

 

 

 

 

 

 

 

 

聆听缺失的案例描述和分析。

 

 

 

 

 

 

 

 

 

 

 

 

 

 

 

 

 

 

 

 

 

 

 

 

 

 

 

 

 

 

 

 

 

 

 

 

 

 

 

 

提出几种聆听孩子心声的技巧。

 

 

 

 

 

 

 

 

 

 

 

 

 

 

 

 

 

 

 

 

 

 

 

 

 

 

 

 

课题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