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素材的多次利用训练举例(黄继森_新浪博客)

(2021-10-04 09:03:40)
标签:

黄继森

玩作文

作文选材

分类: 玩作文
写作素材的多次利用训练举例(黄继森_新浪博客)


           写作素材的多次利用训练举例  

                   黄继森

 

执教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评讲课后,我曾写过一篇博文《公式作文“做加法”教学举例》(可打开此链接阅读),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两个角度介绍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的得与失。撰写该文的同时我又在思考:这节作文课其实就是写人、写事的素材,完全可以在别的作文训练中二次利用,三次利用。下面举例简要说明。

一、作叙事作文材料,比如作《难忘的一课》的题材,可引导学生列出下列提纲。

第一段:上午第三节,老师带我们去录播室上课,我很兴奋。

第二段:一位老教师给我们上课,我很惊讶。

第三段:老师说他姓黄,可是居然上“做加法”,我好奇怪。

第四段:黄老师教我们用“做加法”写人,太神奇了。

第五段:下课后,我和同学们都很激动。

以上段落安排可作为提纲正文,还可以启发学生酌情增加开头、结尾,可以增减课堂经过,也可以另外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环节来写。

二、作写人作文材料,比如作《我的老师》的题材,可引导学生这样列提纲。

第一段:或回忆,或抒情,或点题,或议论……自选方法写开头。

第二段:介绍黄老师的外貌、身份、特点等。

第三段:回忆黄老师教我们“做加法”可用中心句开头。

 1.黄老师教我们“1+1=2”,我心中充满了疑惑。  

 2.黄老师教我们总结写“外貌”的“公式”,我很惊讶。

 3.黄老师教我们总结写“品质”的“公式”,我们都很兴奋。

第四段:首尾呼应,“夸”黄老师。

三、作四年级半命题作文《那一刻,我_____了》题材,提纲就可以这样写。

第一段:上午第三节,老师带我们去录播室上课,我很兴奋。

第二段:一位陌生的老教师给我们上课,那一刻,我很惊讶。

第三段:老师居然上“做加法”,那一刻,我蒙了。

第四段:黄老师用“做加法”的方法总结出了写人的“公式”,那一刻,我感觉太神奇了。

第五段:下课后,告别黄老师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份提纲同样可以增减,可以另增加开头、结尾。

 

由此可见,学生作文无从下笔或是胡编故事,不是生活中没有“故事”,而是未能打开记忆的闸门,或者无法灵活地选择材料。所以,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要帮助学生回忆生活、走进生活,要训练学生将好材料二次利用,甚至三次利用。


写作素材的多次利用训练举例(黄继森_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