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式作文”做“加法”教学举例——三上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评讲)预案(黄继森_新浪博客))

(2021-10-01 07:47:32)
标签:

黄继森

玩作文

何诗煜

作文公式

猜猜他是谁

分类: 玩作文
      “公式作文”做“加法”教学举例——三上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评讲)预案(黄继森_新浪博客))


         公式作文加法”教学举例

             ——三上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评讲课)预案

   执教 黄继森   习作作者 何诗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能写好习作的信心。

3.教给学生把人物介绍清楚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怎样才能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兴趣。

课前准备:

从批改后的习作中至少挑选一篇佳作发表在个人博客。

教学时间:

 

大约60分钟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关注特殊学生。

1.师生交流:这一节是什么课?喜欢作文课吗?

2.注意关注回答“不喜欢作文课”“很不喜欢作文课”的学生。

第二环节:离题万里,引发兴趣

1.列式计算:1+1=2; 1+1+1+1=4

2.揭示课题“做加法”。

第三环节:欣赏佳作,激发兴趣

1.通过展示台将发表在教师个人博客的学生习作手稿投影在大屏幕。

2.小作者在老师手机上朗读已经发表的习作。

她看起来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披着乌黑发亮的齐肩发,发尾有点微黄。她经常戴着一副眼镜,【一看就很有学问】。她皮肤白白净净,中等身材,特别苗条。最吸引人的,是她的小蛮腰,感觉还没我的腰粗,【走起路来飘飘悠悠的,可美了】。她穿那条格子裙最漂亮了,【看起来知性大方】。

【她是一位性格沉稳有耐心的大姐姐,做事井井有条,对我可温柔了。】有一次,我粗心大意,把“粗壮"写成了"粗心,”她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耐心地教导我:“下次不要再粗心大意了。”

【她总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见到谁都彬彬有礼的样子。虽然她刚来我们班不久,但是已经把班级管理得有声有色。】

你知道她是谁吗?

3.结论:激发学生发表自己习作的兴趣。

第四环节:剖析佳作,总结“公式”。  

利用投影,引导学生逐句分析,在左边黑板板书公式1:

外貌=头发+额头+眉毛+眼睛+脸+鼻子+嘴+下巴+(穿着+(身材+……

其中,“穿着”和“身材”加括号,是因为不属于严格范畴的外貌。

右边黑板板书公式2-5:

外貌=样子+夸 (“夸”,指习作中“【】”内的文字)

性格=中心句(夸)+举例

爱好=中心句(夸)+举例

品质=中心句(夸)+举例

说明:

1.完整呈现“公式1”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抓住特点来写。

2.“外貌”“性格”“爱好”“品质”源自教材中的举例。

第五环节:分类要求,树立信心。  

1.结合板书对“加数”进行分析。

2.问题习作分析(2例),给习作基础特差学生送摘抄本

3.段落安排建议:分别在公式2、3、4、5前面写上段落要点顺序1、2、3、4,表示可以根据“外貌、性格、爱好、品质”四个方面分四个自然段写,但这不是最终的自然段顺序,学生可以自己调整先后顺序。

4.探讨写3个要点还是4个要点:

1)如果担心写得不长,鼓励写4个要点——力争把每个特点写得清楚、明白。

2)表扬写3个要点的——虽然少写一个要点,但是有信心写得生动具体。

第六环节:激励仪式,强化信心。

加点赞手势呼喊:我行,我能;我自信,我成功。

 

【课后反思】


在问陶实小调研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三年级习作的异常,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只能写一两个自然段,而且字数不足100,写三四行者有之,句子不通者有之,不知所云者有之。而老师的习作批改,字、词纠错到位,旁批到位,尾批针对性强,大多都写了两个自然段,有的批语甚至超过了100字。这说明老师批改作文的态度是端正的,方法是正确的。由此看来,这些习作之所以差,除了基础差的客馆原因之外,可能教学不得法是一种重要原因。教师如何帮助三年级孩子初学写人?学校在教研活动中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我临时决定上了这节习作评讲课。下面是我的课后反思,借此机会跟老师们介绍一下我上这节课的得与失。

1.小学作文教学,第一要务是解决写作兴趣问题。我的小学习作教学追求趣味作文,引导学生在“玩中写作文,即“玩作文”,这已经有20多年的实践了,近10年来所做的探索更多,此次在课堂呈现的做加法”的“公式作文”,是“玩”作文的一部分,孩子们很感兴趣,下课离开录播室的时候就有人问以后还能不能上我的作文课,可见教学难点已经突破。

2.上面呈现的教学(预案)案例,是针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批改情况设计的评讲课,侧重于帮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掌握写作新奇的写作方法,但同样适用于学生写作之前的作文指导课,也就是新授课,教师可酌情选用。要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习作批改实际加以合理取舍。此外,四五六年级写人训练也可在此教案基础上加入《写人歌》的教学(已有另文介绍)思路操作。

3.完成习作教学《猜猜他是谁》之后,后期还将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其他人物,以实现习作方法的巩固和写作能力的迁移,所以,之后的第二次类似习作就不一定用“猜”的方式了,这也是板书中习作题目为《我的____》的原因。

4.课堂容量较大,教学时间过长,不符合常规习作指导课要求,是这节课的一个硬伤。原计划给三年级孩子上一次习作课,教他们修改、完善或重写自己的习作,帮助他们掌握“公式作文”“加法”,因发现该校四年级学生也急需这样的训练,就决定上合班课。但是一觉醒来又改变了主意,反正都要上这堂课,干脆让全校语文老师都来观课,更多教师了解这种教学策略。这样一来,这节课的“授课目标”就有了拓展——不只是为学生上课,也是在为老师们提供教学研究案例,所以就只上了40分钟,大约减少了20分钟。减少的教学内容,是第五环节的“加数分析”和“问题习作分析”两个内容,“运用”和“巩固”两个教学内容也未能拓展,给习作基础特差学生送摘抄本的环节也未完成。

5.如果是新授课,也就是习作指导课,建议分解训练内容,采取“先写片段+连段成篇”的模式效果更佳,但“总结公式”的教学过程不能省略。

          “公式作文”做“加法”教学举例——三上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评讲)预案(黄继森_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