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探险之旅》习作指导(黄继森_新浪博客)

标签:
黄继森玩作文神奇的探险侄女 |
分类: 玩作文 |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是《神奇的探险之旅》,要求学生编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指导的时候,一定要先进行探险知识讲授,避免学生受好奇心驱使或被书中预设情景影响自作主张擅自冒险外出。
一、关于探险
(一)探险的定义、意义
探险,指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界情况的活动。如,麦哲伦环球旅行,探险成果: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马可·波罗,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
探险是主动寻究、考察自然环境和现象等,是明知有危险却主动去探究的自我冒险行为,存在未知危险,风险发生概率较高。如:苏格兰博士、传教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士,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最终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
所以,探险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探险不是单纯去冒险,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不要写成科幻、奇异故事。
(二)探险的准备
探险的目的性很强,风险大,专业性强,未成年人禁止参与。即便是成年人,也应该经过一定的体能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和健康体检等。
二、确定人物
教材第89页规定了这次习作中的故事人物:从两组六个选项中选两个人物与自己一起组成探险小队。
(一)第一组人物选择建议
1 如果你读了一些探险故事,可以选择跟“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一起去, 因为你阅读中积累的“经验”就可以用在这个人身上,故事就真实可信。
2 如果你对生物了解得多,相关的生物知识多,就可以选择跟“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同行。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说的生物知识就不会出错。如果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又要选这个人,那么在写之前你就要查资料准备一些生物知识。
3
(二) 第二组人物选择建议
1选择“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妹妹”,她身上发生的故事一定要符合她“好奇”“活泼”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好“我”是什么角色。
2 选择“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那么他很可能容易“闯祸”,再由你和另一位队员一起来补救。
3 选择“心细而胆小的同学”,故事就要考虑他或(她)心细的故事,构思胆小的情节。
三、构思准备
记住:构思抓要点,内容找生活。
(一)场景
书上列了5个场景,分别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不满意还可以自己选择,但一定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场景,脑子里要有类似的记忆。如果选择鹅不熟悉的场景,要查阅资料,做足准备。
(二)装备
1.书上列举的: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
2.还可以准备:手机、充电宝(蓄满电量)、风油精、碘伏、酒精、创可贴、驱蚊液、食盐、水果糖、维生素C……
(三)险情和求生方法
书上提示的险情是:遭遇猛兽、暴雨来袭、突发疾病、断水断粮、落石雪崩,你还可以选择其他熟悉的险情,比如:指南针丢失,迷失方向。
求生方法要用上自己准备的生物知识、生活常识和自带的装备等。
例如:
险情: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
求生方法: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
(三)构思情节的思路
1 遇险前(略写)
2怎么遇险的?有多险?
3求生的过程是怎样的?
(1)求生过程中,三个人分别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写的时候,除了细节描写十二字诀(动作准,神态活,对话真,内心细),再追加一个“情节险”。
四、参考资料
可以利用以下生活常识构思故事。
1. 点燃的香烟可使许多咬住皮肉的虫子松口。
——被虫子咬了;半截蚂蟥钻进肉里
2.毒蛇咬伤后先扎止血带,二十分钟松一次,向心脏移动,伤口切开十字深2mm,挤毒血,拔火罐、隔4层纱布吮吸(口内无伤、无牙龈出血)。
——有人被蛇咬了。
3.毒蛇咬伤引流排毒方法:被毒蛇咬伤后,应即将伤口挑破,以引流排毒,若手足部被咬伤引起肿胀时,上肢者穿到八邪穴,即四个手指指缝之间。下肢者穿刺八风穴,即四个足趾趾缝之间。以加速排毒,加速退肿。穿刺方法:用钝针头粗针平刺直入两公分。
——有人被蛇咬了。
4.雪地遇险不可用雪擦冻伤的肢体,也不可按摩。
——野外冻伤了。
5.沙漠遇险要挖沙坑,昼伏夜行,想办法积聚晨露。
——沙漠里迷路了。
6.森林里,若在阴天迷了路,可以靠树木或石头上的苔藓的生长状态来获知方位。在北半球以树木而言,树叶生长茂盛的一方即是南方。若切开树木,年轮幅度较宽的一方湿长着苔藓的一方即是北方。
——森林迷失方向,指南针丢失了,手机无信号。
7在北半球,夜晚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关键在于在茫茫星海中,准确地找到北极星。
——夜晚,天气晴朗,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迷失了方向。
8.有些草药可以退烧,比如柴胡、苦蒿等。
——队员发烧,被猛兽追赶时药箱丢失。
9. 林子里猴群出没,鸟儿数量多,鲜果子不能吃。
——队员落水,食物被冲走了,队员发现林中有鲜野果。
受以上内容的启发,还可以利用更多的知识、常识去构思新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