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父母的爱,材料在哪里(黄继森_新浪博客)

标签:
黄继森父母之爱 |
分类: 玩作文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文主题(单元文选主题)是“父母之爱”,口语交际话题也是“父母之爱”,很多老师就会借此机会训练学生写表现父母之爱的习作。
学生选材容易吗?写起来轻松吗?现在这个时代,生活在城市的少年儿童,尤其是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城市孩子,享受父母的爱司空见惯,得到父母的爱似乎是理所当然,所以,写这类作文的时候,有些孩子其实没觉得哪件事刻骨铭心,也就觉得不好选材。
选择表现父母的爱的作文题材,有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我在反思研究的基础上将之前上这类指导课的心得体会编成了这样两句歌诀——
歌诀很难理解,简单举例解释。
第一个“一”,是指第一个思路;第二个“一”,是指以“一”字打头启发学生选材。我的学生就曾写过一篇精彩的散文《一碗豆腐汤》,而这篇例文帮助很多学生找到了选材的灵感,比如:
1.《一斤枇杷》:进口枇杷很贵,爸爸妈妈买了一斤却舍不得吃,都说自己牙疼。
2.《一顿早餐》(1):妈妈头天晚上生病了,第二天早上我却发现她给我做早餐。
3.《一顿早餐》(2):我家早餐不同样,一顿早餐三个样,样样操碎妈妈心。
4.《一副中药》:“我”病了好长一段时间,打吊针也不见好转,妈妈带我看中医。
5.《一碗中药》:我怕喝中药,妈妈想了很多办法,我终于喝光了这碗药。
6. 《一则日记》:中秋之夜没有月亮,我写日记很痛苦,爸爸(妈妈)带我过了一个特别的中秋之夜,我的日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7.《一张照片》:……
“二”是指第二个思路,“当”的意思,是用“当……的时候”启发学生选材,比如:
1.当我成绩下降的时候……
2.当我生病的时候……
3.当我心烦的时候……
4.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
5.当我发现妈妈撒谎的时候……
6.当我被人欺负的时候……
“三”是指第三个思路,“故事”的意思,是用“……的故事”启发学生选材,比如:
1.早餐的故事
2.书的故事
3.文具的故事
4.旅行中的故事
5.我发脾气的故事
6.妈妈因我流泪的故事
7.舞蹈考级的故事
8.生日的故事
这是第四个思路,“那一次”意思是用“那一次,爸爸(妈妈)怎么了”的句式,启发学生选材,比如:
1.那一次,妈妈哭了
2.那一次,爸爸发火了
3.那一次,妈妈笑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