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优美的的地方,令人销魂的,老树算是一个。
有几棵老树,真是气象非凡,印象非常深刻。
(1)徽州唐模的两棵树:
徽州唐模古村,始建于唐朝公元806年,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徽派水口,园林村落,古树葱茏,引人注目。
这是一棵400多年的古树。过去有部著名电影《天仙配》在此拍摄,其中有个镜头:老槐树开口为仙人证婚,就是它。现代游人大约为祈求古树赐福,就在树枝上系上红飘带。这给苍翠的老树平添了喜气。
我想说的是,其实电影导演骗了观众,这树实实在在是棵樟树,导演“以樟代槐”了。有意思,要是槐树真有情感,它可能不乐意了:”证婚这风光的事,让别个来代我,倒霉事就让我摊上”——这可没有办法,不是有个词叫“指桑骂槐“吗。
这是一棵有着千年高寿的银杏树,是唐模历史标志。据说它的根,都伸到周围很远的人家,又从地面拱起来,人家就把这拱起的根当作小板凳。
这棵树其实老干早已经腐烂中空,不像样子,但周围先后报了许许多多的粗细不等的枝干,撑起好大一片阴凉。无法算计是几世同堂,可以说是子子孙孙来相会吧。
(2) 安庆龙泉池的一棵树
岁月的风雨,环境的变迁,老树伤痕累累,但顽强的生命力,让它们傲然挺立在苍穹之下,竭力展示自己的活力:抽枝发芽,摇曳着花一般的灿烂枝叶,美艳艳招人喜爱。它衬托着一树绿叶,洒下一片阴凉,让苍山,让泉水,变得更加有灵性;让大地变得更加美丽。老树、老者以它们独特的生命力,独特的睿智,装扮人间灿烂春天。
(3)张治中故居后院的梓树
张治中将军故居位于巢湖(今合肥)黄麓镇,已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七一前夕,参观人群络绎不绝。我随博友葛先生到此一游。故居南100米是张治中先生创办的黄麓师范,中间有一片湖水,与故居隔水相望。
故居后院这棵梓树,真是很难见到的,我们久久在树周围盘桓。

梓树——木中之王。在《诗经》中梓树是与桑树一起相提的,《小雅·小弁》一诗开头写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说桑树与梓树是父母所种,所以对它必须恭敬。
由于古人有在屋前屋后种桑种梓的习惯,久而久之,桑梓之地,便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梓树,古代人以它做琴底,做印刷书籍的雕板,所以那时人们把刻印书籍称为“付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