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里有蛆虫三招解决

标签:
健康美食旅游时评财经 |
分类: 04食品健康 |
原创 邓建平教授
金秋十月,就进入了柑橘成熟的季节。然而有些橘农在柑橘园里发现不少柑橘早已提前成熟,落到树下了。剥开柑橘一看,里面果肉都已腐烂,还有蛆虫在爬来爬去,恶心极了。这些蛆虫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检疫性害虫----柑橘大实蝇。
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又叫柑桔大果蝇、针蜂,被害果称“蛆果”、“柑蛆”,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由于其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疫区果实不准外销,给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柑桔生产上的第一大虫害。2008年四川广元市发生的柑桔大实蝇事件造成当地上万吨柑橘虫果被埋掉,全国的柑橘都因为蛆虫谣言的传播而滞销,湖北省的蜜橘外销全面停滞,橘农损失超过15亿元。由此可见,柑橘大实蝇的危害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近几年由于生产面积迅速扩大、柑橘果实检疫工作的缺失、电商物流的发展,加之不少果农并不知道该如何防治大实蝇,导致大实蝇在大部分柑橘产区泛滥。有些柑橘园甚至到了颗粒无收的境地。因此如何防治柑橘大实蝇是每一个果农都应该学会的。
要防治柑橘大实蝇先要了解其生长发育特性。大实蝇一年只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越冬蛹在第二年4月份羽化出土, 5月份为羽化盛期。成虫活动期可持续到9月底。雌成虫产卵期为6月到7月。幼虫于7月开始孵化,9月为孵化盛期。10月到11月化蛹、越冬。极少数迟发的幼虫和蛹能随果实运输,在果内越冬,到1、2月老熟后从被害果中脱落。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大实蝇的羽化期、成虫期、幼虫期、蛹期采取不同措施来进行防治。现在正处在幼虫老熟期,幼虫即将从果实中跳出,然后入土越冬,因此可以将“蛆果”进行收集,然后集中处理,以断绝来年的虫源。具体做法如下。
一、摘除并收集蛆果
1、主动摘除树上蛆果
被大实蝇为害的柑橘果实未熟先黄,可以用力摇落蛆果或摘除蛆果,尽量避免蛆果留在树上。蛆果严重的果园3天摇摘一次,及时收集蛆果。
2、及时收集地面蛆果
蛆果落地后要及时捡拾,坚持每天巡查,随落随捡。千万不能等待大量蛆果落下来统一收集,因为有些蛆虫会破果入土,在土中越冬了。
3、认真清理流通蛆果
采果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有些蛆果混进好果之中。因此还要认真地对柑橘周转地、交易点、包装洗果场、果品市场的蛆果进行清理,特别是清理打蜡场附近的腐烂果,防止流通环节的蛆果成为来年的虫源。
二、及时处理蛆果
收集的蛆果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是将所收集蛆果装入厚塑料袋里,密封封杀30天以上,要确保塑料袋密封不破损不泄气。二是将蛆果埋入1米深的土坑中,撒入石灰,填埋即可。三是可以将红糖:蛆果:水=1:3:100的重量比例放进大塑料桶,密封三个月,即可做成环保酵素,是很好的酵素肥料,可以变废为宝。
防治大实蝇还有其他方法,如用诱蝇球、挂糖醋液来诱杀成虫;深耕果园、用薄膜覆盖土壤来让蛹无法羽化出土;对果实进行套袋让成虫无法产卵。总地来说,就是根据大实蝇的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虫态时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危害。只要连续坚持2——3年的防治,就能将大实蝇的为害降低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