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的获得途径

标签:
财经健康旅游时尚 |
分类: 03植物健康 |
植物营养的获得途径,地上靠光合作用,地下靠根系吸收。现以秸秆 粪肥 饼肥等植物性有机质的作用予以分析:
一、提供植物生长所需16种营养元素
经科学研究表明,所有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分别为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括号内为所代表元素的符号)。其中:碳、氧、氢、氮、钾、磷为大量营养元素;钙、镁、硫为中量营养元素;氯、铁、锰、硼、锌、铜、钼为微量营养元素。
所需16种元素,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分别为:(大量营养元素)碳CO2,氧:O、H2O,氢H2O,氮NO3—、NH4+,钾K+,磷H2PO4—、HPO42—;(中量营养元素)钙Ca2+,镁Mg2+,硫SO42—;(微量营养元素)氯CL—,铁Fe3+、Fe2+,锰Mn2+,硼BO33—、B4O72—,锌Zn2+,铜Cu2+、Cu+,钼MoO42—。
二、提供土壤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扩大植物营养来源
土壤有益微生物可产生大量易为植物吸收的物质,如氨基酸、有机酸、多醣类、各种维生素、各种生化酶、促生长因子、抗生素等,提高大蒜的免疫功能,促进健康生长,消除腐败,抑制病原菌。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藻类 和原生动物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大,1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1亩地耕层土壤中,微生物的重量有几百斤到上千斤。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分解有机质 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二)分解矿物质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固定氮素 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类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们死亡和分解后,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固氮菌分两种,一种是生长在豆科植物根瘤内的,叫根瘤菌,种豆能够肥田,就是因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里的氮素;另一类单独生活在土壤里就能固定氮气,叫自生固氮菌。实行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给过酸的土壤施石灰、合理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可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发挥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三、秸秆粪肥等为土中蚯蚓提供食物,促进蚯蚓繁殖
蚯蚓这个“肥料加工厂”把秸秆粪肥中的营养通过一吃一拉,提高肥效数倍。蚯蚓吃下这些东西,拉出的粪便含有丰富的硝酸盐、磷酸盐和钾盐等。而植物根系能吸收的正是这些盐类的肥料。
据中国农来科学院土肥测试中心检测结果表明:蚯蚓粪含氮2.15%,磷1.76%,钾0.27%,有机质2.4%,并含有腐植酸,铁,锰,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17种氨酸及胡敏酸,腐殖质及23种氢基酸。
蚯蚓之所以能提高土壤肥力,还有一点是因为蚯蚓是一些微生物活的“培养室”,当蚯蚓吃进带有微生物的土壤和有机物后,随着食物在消化道的消化,某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蚯蚓的消化道前端到后端,往往以数学指数的速度增加。这样在蚯蚓排出的粪便中,微生物的数量比蚯蚓所栖息的土壤中要多10多倍。这些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可迅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有益菌得以繁殖扩大,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使农作物不易生病。
通过促进土壤微生物和蚯蚓的繁殖,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疏松土壤,让土壤中氧气氮气含量提高,促进根系往深层土中生长,获得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