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经验做法

(2018-02-13 10:22:43)
标签:

财经

健康

旅游

美食

时尚

分类: 14农业科技

中国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经验做法

一、中国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设施水平低,环境控制能力差

中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设施农业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从统计数字上看,中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如中国的南方以塑料棚为主,北方则以日光温室为主。温室结构简易,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另外,很多温室和大棚的结构不合理,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就会出现倒塌和变形现象,导致连栋温室和塑料大棚抗风灾、雪灾的能力差。

中国的温室环境控制技术水平低下,设备质量不过关,绝大多数温室没有主动调控环境的设施。国内温室环境的控制多采用经验管理和单因子定性调控的方法,并且多以节能为主要目标。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环境控制成本来确定环境控制参数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并逐步运用到生产中去。这方面国内还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二)设施栽培作物品种单一,温室生态条件恶化

中国温室栽培作物种类单一,连作现象严重,导致病菌大量繁殖,生态条件恶化。造成土传病害严重和土壤营养元素平衡被破坏,最终导致减产。另外,设施栽培的土壤缺少雨淋冲洗,经常发生板结。土壤内的大量盐分随水分蒸发向上运动,在土壤表层聚集,使土壤富营养化,造成营养障碍,导致死苗减产。特别是硝酸盐在土壤中的积累,使土壤酸化,抑制了土壤硝化细菌活动,易发生亚硝酸气体毒害。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三)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设施农业机械发展更是缓慢,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微量灌溉、施肥、环境监控等绝大部分作业均为人工进行,工作环境差,生产效率低,而且作业质量差,劳动强度大。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缺乏专用的小型化作业机具,适应大棚内各种栽培方法所需的作业机械更少。配套设施不完备,许多大棚在修建时加热、降温、通风、遮阳、微灌、中一心控制等系统不配套。现有的设施机械存在着适应性差、生产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等缺点。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温室人均管理面积仅为日本的15、西欧的150和美国的1300,机械化水平低成为制约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四)运行管理机制不全,管理水平较低

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3个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当硬件设施建成后,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要有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机制,仍然以经验、粗放的管理手段为主。由于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造成产量低、质量差和经济效益低。

二、各地方发展设施农业的经验做法

(一)巴彦淖尔市设施生产经营五大模式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建设,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专项推进。巴彦淖尔市发展设施农业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原则。目前,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司建设经营模式。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建设设施农业园区,雇佣农户进行设施农业生产,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实行统一管理,聘用技术员,农产品归企业所有,农户按月挣得雇工工资。如五原县隆兴昌镇其田庄园设施农业园区、临河区鸿德专业合作社。

2、合作社经营模式。设施农业园区主体为农民建设,农民加入合作社,与合作社签订订单,按合作社的需求进行种植,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统一销售。如杭后康尔徕合作社、五原县晏安和桥香蜜瓜合作社。

3、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一种是农民出租土地,企业投资建设设施农业园区,建成后将温室反包给农户进行种植,或者园区部分由企业投资建设,部分为农户投资建设,由企业进行统一管理,企业对农户的农产品进行回收,统一销售。如临河八一中泰设施农业园区、五原县隆兴昌镇民隆设施农业园区。另一种是企业建设设施农业园区,与农户签订协议,企业投入温室及生产资料,农户投入劳动力,根据利润高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利润。如后旗金朗泰农业园区。

4、农民自建自营模式。农民自己投资建设设施农业,集中成园区,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如磴口县协成设施农业园区、中旗海流图镇设施农业园区。

5、项目支撑建设模式。园区建设资金一部分由退耕还林、滩区移民等项目投资支持,一部分由农民自筹,建设完成后,由农民自主生产经营。如杭锦后旗二道桥甲一村设施农业园区、中旗石哈河镇设施农业园区。

(二)吐鲁番创新四模式力促实施农业发展

1棚权抵押+小额贷款模式。近年来,吐鲁番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设施农业贷款16.7亿元,这些贷款均以政府出资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偿还统一纳入财政预算。辖区各农信社积极采取棚权抵押+小额贷款模式,与政府部门达成温室棚权证可用来抵押进行融资贷款的框架协议,每个标准设施农业大棚产权抵押可获得农村信用社5000元种植生产贷款的支持。

2设施农业+大棚保险模式。近年来,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共有温室大棚4.2万座,占地面积超过25万亩。2012年初,人保财险吐鲁番分公司率先在鄯善县选出1000座温室大棚作为保险对象,按每座温室大棚保费200元,赔偿额2000元,开启了低保额、低赔付的商业性温室大棚保险产品的试点工作。投保后鄯善县发生风灾,受损农民从该公司获得理赔款99.90万元。吐鲁番地区首批温室大棚保险理赔成功案例,极大地调动了种植农户投保的积极性。2012年,全地区共投保3084座温室大棚,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1.68万元,受灾农户累计获得赔付保额201.73万元,有效减轻了大棚种植户的经济损失,对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

3小额信贷+保险模式。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产品是专门针对在金融机构办理短期贷款的借款人遭受意外伤害事故的风险而量身定做的保险产品,对发展农户小额信贷、降低信贷风险,支持三农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扩展了保险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还取得了银行、农户和保险公司共赢的局面。

4银行+担保公司+涉农企业模式。目前,辖区农信社、邮储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先后与担保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累计向提供担保的当地涉农中小企业授信10.5亿元。银行+担保公司+涉农企业模式有效消除了银行发放贷款的顾虑,解决了企业找担保难的问题,也使担保公司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了银行、企业和担保公司共赢的局面。

(三)河北饶阳县以设施农业打造京南第一菜园

饶阳葡萄蔬菜节暨全国设施葡萄学术研讨会在衡水饶阳开幕,有着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设施葡萄之乡京南第一大菜园美誉的饶阳县,将向世人展示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创新之举、独有魅力和领先优势。从拼产量到卖质量,从分散种植到基地园区,从贴牌到创牌,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饶阳设施农业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

1、葡萄产业篇。近年来,饶阳县把林果生产作为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坚持林果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立足产业优势,突出设施葡萄发展,对果农因势利导,大力进行扶植,使葡萄产业迅猛发展,呈现出成方连片种植、棚室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设施葡萄产业已经成为饶阳农业支柱产业和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2008年,饶阳县委、县政府决定把葡萄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效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当年,大棚葡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6000余亩。

2)为提高果农种植技术,饶阳县聘请中国葡萄协会、河北农大等专家组建了葡萄生产专家顾问团,常年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打捆式培训,每年举办千人规模的大型培训班35次,并进村培训30多场次。县林业局还建立了技术人员联系点制度,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开通了葡萄生产技术服务热线,由技术人员轮岗值班,随时解答果农提出的问题。

3)为了防范葡萄集中上市带来的风险,饶阳县通过早中晚熟品种混搭栽植、温室和大棚混搭建设,错时上市,大大延长了葡萄上市时间。他们狠抓品种培育和改良,筛选出适宜全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早熟品种夏黑,极早熟品种绯红甬优1,迟熟品种红地球红宝石无核40多个葡萄品种,使葡萄上市时间从50天左右延长到200多天,采摘期可从4月份持续到10月中旬,初步实现了均衡化上市。

4)高标准示范园方面,饶阳县重点建设了乐乡葡萄种植科技推广示范园和兴地农业科技示范园,重点发展设施葡萄产业,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带动全县葡萄产业向高标准、绿色、有机葡萄产品转变,打造饶阳葡萄品牌,提高饶阳设施葡萄知名度。

目前,饶阳县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果农组织起来,按照五统一分模式进行标准化种植,良好的品质赢得了市场青睐,每到葡萄成熟季节,好多外地客商提前住进村里订货,提前交付定金。

2、蔬菜产业篇。近年来,饶阳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引导蔬菜产业发展,先后实现了规模扩张、品质提升、产业升级三级跳。目前,饶阳蔬菜已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千万农户发家致富的金钥匙,更是享誉九州的金字招牌。

1)按照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的整体思路,饶阳以一园四带” (“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带:在大广高速、正港线、肃临线、滹沱河北堤等主干道路沿线建立四条蔬菜产业带)为核心,按照沿线开发、成方连片的思路,在大广高速、京九铁路以及主干道路两侧发展设施蔬菜,引导群众大上棚室,变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扩大了产业影响力,提升了农业效益。

2)为了鼓励规模化生产,饶阳县从土地、资金和基础设施等制约瓶颈入手,制定出台了相关优惠措施,鼓励农民自主化规模化发展。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创新机制,将各类对农扶贫资金对口帮扶蔬菜生产区打井、办电,对百棚以上的蔬菜基地给予县财政专项补贴,全县设施蔬菜规模迅速膨胀。目前,蔬菜种植已经实现了人均一亩菜、户均一个棚目标,并且每年以2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群众种植热情高涨,设施菜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3)饶阳县围绕安全放心蔬菜出台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建立了宣传教育、源头管理、质量追溯、产品监测四位一体环环相扣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体系,各蔬菜基地全部实行产品编码制度,创新实践了“100%棚室有备案、100%有技术流程、100%有监管责任人、100%签订安全责任状、100%有生产记录的五个一百质量跟踪管理模式,使省市县抽检合格率全部为100%

4)以认证促进品牌化。饶阳县依据上级农业部门制定的标准,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先后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23项,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同时,建立农产品标识和质量追溯制度,深入实施标准入棚工程,引导农户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打造一批绿色有机果蔬基地,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在饶阳县,已注册春阳祥湾万爱饶之阳等无公害瓜菜商标12个,其中春阳牌蔬菜产品多次获奖,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

5)靠品牌占领市场。通过制订饶阳蔬菜品牌叫响全国实施计划,举办媒体采风、全国设施葡萄高峰论坛、蔬菜文化节等活动,借助现代传媒的影响力,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同时,饶阳县还引导批发市场、龙头企业、营销大户等流通主体进军大中城市,通过广泛开展农超对接、蔬菜进社区等活动,逐步构建遍布京、津、石等大城市的蔬菜销售网络,真正实现靠品牌闯市场,靠品牌提高效益。

6)产业升级,串起一条产业链。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化的思路和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项目这个抓手,延伸产业链条,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近年来,饶阳立足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深入实施农业转型战略,积极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做实、做大、做强为目标,扶龙头、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强服务,有效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中国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经验做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