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间:2024.07.03. 17:30--19:14
晴 微风 18°C--31°C
拍摄地点:北京北海公园到天坛公园
2024年7月3日下午,从“尚荟汤泉生活馆”出来后,大伙乘坐旅游大巴往这一天安排的最后一个行程-----天坛公园方向行驶啰。
前面已经讲过了,7月3日安排游逛的行程是最多的-----升国旗仪式、前门大街、纪晓岚故居、老毛纪念堂、故宫、老北京胡同、北海公园、天坛,步行也是最多的一天了,有人讲手机显示步数有两三万步之多,很多人累的不行了,老谭没有事的呢!

所以,到了天坛公园,有一部分人已经是走不动了的,那就入内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的休息一会儿啰。
还走得动的,比如像老谭一样的
,那就跟随北京当地导游进入天坛公园,然后漫步游逛呗,能够走能够看且喜欢的话就拍一拍,那是再好不过了的呢,这样把已交的团款尽可能最大化的“款尽其用”了,才没有白白浪费钱呀,是吧。哈哈
. . . . .
.
据官网讲:
天坛公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天坛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被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内坛主要有春季祈祷丰年的“祈谷坛”、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坛”,祈谷坛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外坛种植有大量古柏林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分割线~~~~~~~
2024年7月3日17:30的时候,从“尚荟汤泉生活馆”出来后,大伙乘坐旅游大巴往这一天安排的最后一个行程-----天坛公园方向行驶啰。
17:52,下车跟随北京当地导游步行去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南门-----昭亨门。它位于圜丘坛的南面,是皇帝行祭天大礼时的主要入口。由于南面的外坛墙被扒毁,昭亨门就成了现在的天坛南门了。
17:55,我们从南门进入天坛公园。
中正门上面写有“昭亨门”三字。
前方就是圜丘吧,圜丘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
我们在前方往左拐。
这是圜丘西边的围墙。
明清时期皇家祭天大典是在每年的冬至这一天举行的,凌晨四点多钟就开始了,可是天还没亮,
高杆子是用来挂灯或蜡烛照明的。
天坛公园导览图。
天坛公园外坛有很多古柏树,多数都有400年左右的树龄,最老的好像有600多年树龄了。

这是皇穹宇,位于天坛公园回音壁内,是一座圆形院落,主要是供奉祭祀神位,存放祭祀神牌,这些神牌包括昊天上帝和其他重要的神灵。
皇穹宇是包含在回音壁景区门票内的,想入内是需要另外购买门票钱的,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外观。
这是九龙柏,有620年树龄了。
九龙柏,实际植物名叫“桧柏”,生长在皇穹宇西北侧。官网是这样讲的:因树冠蜿蜒起伏,树干有纵向褶皱,将树身分为九股,扭曲缠绕,宛如九龙盘旋,森然欲动而得名的呢。-----友友,你信咩?
.
. . . . .
这是成贞门。
成贞门是圜丘坛和祈谷坛之间的界门,“贞”有坚定稳固的意思,与前面的字组合起来的含义大概就是“天下万方无处不安定富足,周而复始,永保太平。”-----想像是美好的,实际上就要看你如何去安邦治国了鸭。

天坛公园,作为明清皇帝祭天的场所,拥有大量的古树,其中绝大部分是柏树,据官网讲单单柏树就有3500多棵。
又见核桃树。
松树也不少。
这个应该是东天门的内侧吧,因为夕阳能照射到的一定是东边的啦。

那为何称之为“天门”呢?因为天坛是祭天的场所,通俗的来讲,天坛就是天的住所,它家的门当然就称之为“天门”了啦!哈哈
. . . . .
.
这是祈年殿的北侧,祈年殿也是要另外收门票才给进去的。
祈年殿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一直“以农为本”,农业收成的好坏往往关系着国家的安定,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祈年殿就是这种重农思想的一个象征。祈年殿既表达了皇帝统治权力,也寓意了人们对天的祈求,表达了人们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
天天开心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