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植的《七步诗》与《洛神赋》

(2018-06-25 16:53:14)

http://s9/small/0070M3WRzy7lxrmbHPq88&690

中国邮政在1988年至1998年的十年间,连续发行了五组《三国演义》邮票和3小型张,受到集邮爱好者的热烈欢迎。1999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也发行了中国题材的《三国演义》邮票小全张4枚(每枚小全张含5枚邮票),同时发行小型张2枚。是对《三国演义》邮票很好的补充。而且邮票设计属中国画风格,非常值得邮友收藏。让人惊喜的是其中有一枚“曹植七步成诗”邮票(图1),展现了曹魏时期的一段历史传说。

最早记载这件事的是《世说新语》。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载,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制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魏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魏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后来再经过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渲染,使得《七步诗》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曹植(192年-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以曹操之死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他除了短时间的担任留守和随军征伐以外,过的是锦衣玉食的贵公子生活。后期,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承丞相位,称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因遭曹丕疑忌,忧谗畏讥,临深履薄,名为藩王,实同囚虏。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图2、图3)。相传,曹植少时曾遇上蔡县令甄逸之女甄宓相恋,后甄宓嫁给曹丕为后,生子明帝曹叡后,惨遭迫害致死。曹植获得甄后遗枕,感而生梦,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叡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洛神是传说中伏羲之女,溺于洛水,化而为神,世人称之为宓妃。将甄后和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是对故人的怀念和感情寄托。

其实,曹植所作是《感鄄赋》,是曹植的封地,而不应该是感甄逸之女,鄄、甄有所不同,古时“鄄”与“甄”两字是相通的,只是后人把鄄的封地与甄逸之女混同在一起了,和甄妃扯不上关系的。当时十四岁的曹植是不可能爱上大他十岁的嫂嫂。当皇帝哥哥的曹丕也不可能将亡妻所用的枕头送给弟弟。应该可信的是,明帝既是甄妃之子,按照一般子女避讳父母名讳,把《感鄄赋》改为《洛神赋》是可信的。故事真假我们暂且不论,可以说曹植的《洛神赋》写于其政治斗争失败后,他是通过洛神的故事来传达自己惆怅抑郁的情绪,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中国邮政于2005928日发行2005-25T《洛神赋图》特种邮票110枚,以小版张方式发行,发行量为890万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