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成博皇家岁时风物-安大略博物馆藏品展
标签:
走进博物馆四川成都市博物馆安大略博物馆藏品展 |
分类: 走进博物馆 |
前言



一期一会
“一期”指一生,“一会”指仅有一次的相见,意味着主客之间的此情此景,一生仅有一次,需要全心全意对待。这种观点源自禅宗无常观,最早见于江户未期茶人井伊直弼(1815-1860)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与“和敬清寂”同为日本茶道最重要的概念。
和敬清寂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当属干利休(1522-1591),因巨大成就和影响力被奉为日本的“茶圣”。他将禅宗的修行观念和“侘”的审美内涵结合起来,创制质朴简约的乐烧茶碗,设计“减无可减”的草庵茶室,将茶道拓展为包含建筑、手工艺、书画、环境、哲学等方面的综合艺术。村田珠光曾将茶道精髓总结为“谨、敬、清、寂”四字,干利休修改为“和、敬、清、寂”,被奉为日本茶道的四谛。
和
意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敬
指身在茶室,众生平等。
清
指环境清洁幽静,更进一步则为主客之间营造的清静氛围。
寂
是茶道、也是日本文化“物哀”的核心,以不动禅心面对大干变幻,蕴含闲寂枯淡的美学意识


伊万里烧与金斓手
日本古时将今天的佐贺县、长崎县一带称为“肥前”,由于海运发达,贸易频繁,这里诞生了日本最早的瓷窑之---肥前窑,烧制出伊万里烧、唐津烧、有田烧等知名产品。
金斓手是伊万里瓷的著名产品,其制作技术源于中国的五彩和贴金、描金等技法。早在唐代,我国就有用金箔装饰釉陶器使其绚丽多彩的做法。北宋年间,定窑成功以金花之技(将金箔装饰在瓷器上)烧制瓷器。明嘉靖年间,白瓷五彩地或白瓷金箔纹样的瓷器盛极一时,二者传入日本后,白地贴金五彩纹样的瓷。此后伊器因其绚丽多彩而被称作“金手”万里窑成功仿烧,引发了“金手”瓷器的流行风潮。
此罐以欧洲当时盛行的洛可可风格为主亿绘制日式庭园图景,显示了江户时代日本瓷窑产品借鉴西方艺术风格以利出口的现象。
水注是将水从“水屋”中取出,许注满水指的用具。“志野烧”是美浓烧的一种,起源于16世纪后期,以厚重的奶油色轴料著称。其中“绘志野”则是在釉面下施彩绘它与其他“志野烧”的烧制方法均被列入了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
唐物,最早指中国输人日本的货物,后也包含东南亚、欧洲的舶来品。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茶具之一,唐物茶罐一度地位尊崇,并成为大名之间极其昂贵的政治礼物。此茶罐口沿的金漆修复称为“金缮”,反映了历代主人对它的爱惜。
这款彩绘瓷碗是明末在中国汕头制造的外销品,最初并非用于茶道,但日本茶人却为它配上一个漆盖,将之改造成净水罐。
乐烧仅有黑和红两色,极少数有简朴的图案。这款茶碗采用黑色乐釉,外饰鹤、内饰龟--象征长寿寓意美好。
染付
蕴含东方美学的釉下青花装饰在日本又被称为“染付”。一般认为,17世纪日本开始仿照我国景德镇窑的技法烧制青花瓷,各个地区风格各有干秋,而以肥前、有田地区的产品最接近中国品质,江户后期几乎所有瓷窑均在烧制青花产品,以茶道具和酒具为主。日本青花瓷使用的釉下颜料产自中国云南吴州,名为“吴须”,是极为珍贵的瓷器原料,由于吴州青料颜色清淡,故日本青花多以淡色、古朴清润为特色。
浦竹泉是“京烧”的典型代表之一,始」明治年间。这几件酒具仿中国化纹饰,富有浓厚的传统文人气息。
这件作品的质地和纹饰都明显借鉴了宋加洛器皿。宋加洛器皿原产于泰国,因其质朴的韵味而在茶界很受欢迎。
亨利·古斯汀夫妇通过安大略省传统基金会捐赠
此件香盒采用平莳绘技法刻画扇面,绘有松竹梅、小亭等景物。表面其他部分以及香盒内面则上漆后撒以金粉,形成梨地底面。在日本,扇子被视为拥有招灵和驱邪能力的器物。
前一篇:202402雨中拍玉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