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代德化窑
德化窑在福建德化县。创烧于宋,至今不衰。明代德化瓷釉面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胎釉浑然一体,在光照下釉隐现芽黄色,故被称“猪油白”或“象牙白”。产品以瓷雕和供器最负盛名。人物塑像体态匀称,神情自然。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有随风飘动之势,在明代瓷坛独树一帜。这类产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被誉为“天下共宝之”珍品。

明 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瓷坐像
“何朝宗塑观音像”高19.1厘米。观音脸型饱满大方,双目微闭,右手抚膝趺座,左手执如意,胸部饰璎珞。观音脊背处有“何朝宗”葫芦印纹,立像通体施象牙白釉,釉面温润如凝脂,雕塑手法细腻,线条流畅,衣纹处理似有随风飘拂之感。

明 德化窑白釉回纹铺首瓷筒瓶
德化窑“铺兽含环花瓶”,高33.7厘米,口径6.2厘米。短颈,溜肩,肩下饰对称的铺兽含环活耳和花纹图案一周。器身修长,线条曲折优美,各部比例适度,釉面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胎釉浑然一体,展现出德化窑的高超瓷艺。

明 德化窑白釉观音瓷坐像

明 白釉弦纹瓷炉
3、明青花
青花瓷起源于唐,成熟于元晚期的景德镇,明永乐、宣德时期达到高峰。青花瓷是以钴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经1300上下的高温,一次烧成兰白相间两色瓷器。它以色调幽菁明快,图案素雅大方,受到世人的珍视,畅销国内外,延续生产几百年而长盛不衰。深为人们喜爱。

明 青花云鹤纹带盖瓷梅瓶

明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宣德青花缠枝牡丹瓷坛”高37.4厘米,口径19.7厘米。敛口,鼓腹,平底,器身布满青花缠枝牡丹纹,绘工精致。

明崇祯 青花吹箫引凤图瓷筒瓶

明晚期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瓷盆

明晚期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瓷盆

明万历款 青花梵文瓷碗

明万历款 青花人物纹瓷罐
4、釉里红瓷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1200左右的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由于铜对窑室中条件要求严格,所以烧成难度大,当时产量极低,到明洪武时得以发展,宣德以后一度衰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釉里红瓷制作精致,色泽艳丽,是官窑瓷器的名贵品种。

明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花纹瓷碗
“洪武釉里红缠枝花大碗”,高10厘米,口径20.3厘米。口沿内外饰回纹,深鼓腹,器内壁绘缠枝菊纹,外壁绘缠枝牡丹,通体开片,有明显的元代遗风,制作工艺精湛。这是一件明代洪武时期景德镇窑难得的产品。

明万历款 五彩龙凤云纹带盖瓷印盒
二、清代瓷器
清代康、雍、乾三朝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精益求精,品种齐全丰富,工艺精湛,装饰富丽,为历代之冠。它继承了明代青花、五彩;创新粉彩、珐琅彩、多种单色釉的传统。转颈、转心的工艺技术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它标志着制瓷工艺的全面成熟和精进,登上历史的巅峰。
1、康熙瓷器
康熙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古掘、凝重而质朴、品种丰富,纹饰精致,釉色丰富多彩。

清康熙 斗彩山石花鸟纹瓷笔筒
“康熙斗彩花鸟笔筒”,高14.5厘米,口径17厘米。直腹,玉壁底。器身用斗彩绘蝴蝶、小鸟、山石、草虫、菊花、秋葵图案。构图别致,纹饰工整,色泽协调,画面给人一种秋天的气息。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

清康熙黄釉带盖瓷罐
“康熙黄釉坛”高52厘米,口径21厘米。广口,鼓腹,瘦颈,平底,带盖。通体罩以明亮的黄釉。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明代时黄釉得到发展,烧出色彩骄丽的浇黄、鱼子黄、鸡油黄等。传统黄釉有两种,一种是高温黄釉,一种是低温黄釉,均以含铁的天然矿质作著色剂。黄釉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色料,再在低温下烧成;另一种是在素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洁润。

清康熙 黑地描金花卉蝠寿纹瓷瓶

清康熙 蓝地五彩开光人物纹瓷盖罐

清康熙 釉里红凤纹瓷瓶

清康熙 釉里红云凤纹瓷瓶

清康熙款 红釉瓷杏圆瓶

清康熙款 青花缠枝莲纹大瓷盘
时代:清
尺寸:高7.3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25厘米
说明: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拨。侈口,浅弧腹,双圈足。通体青花绘缠枝荷花纹。外底青花双线圈内署楷书“大清康熙年製”六字双行款。康熙青花是继明永乐、宣德、成化、嘉靖青花之后又一青花制作高潮。康熙青花的青料,是使用国产的浙江料。青花发色十分鲜艳,有浓翠的感觉。

清康熙 斗彩龙凤穿花纹蒜头瓷瓶
2、雍正瓷器
雍正瓷器造型轻巧俊逸,玲珑妩媚,秀丽典雅。

清雍正款 天蓝釉雕牡丹纹瓷梅瓶
“雍正款蓝釉雕花梅瓶”釉色纯正,纹饰精致,器身各部比例适度,线条曲折优美。雍正时期官窑除大量的创新之外,还有诸多的仿古款式,其中以仿宋代五大名窑器最为突出。

清雍正 仿官釉五管瓷瓶
“五孔瓶”高25厘米,是仿宋官窑器,器身方形,肩上饰五管状形的小孔,釉色粉青滋润,器身布满小金丝纹,器型古朴典雅。

清雍正款 茶叶末釉双耳瓷瓶

清雍正款 粉彩花蝶纹瓷盘
3、乾隆瓷器
乾隆瓷器纹饰极尽精巧华缛,器型规范,胎釉精致,绘画工丽,质量上乘。除常见器型外,出现大量造型奇巧的新器型,既玩赏品,文具等。此时瓶一类琢器盛行转心,转颈等。

清乾隆款 绿彩云龙纹瓷盖罐
“乾隆款绿彩八宝云龙纹带盖坛”器型规整,釉色绿得亮翠纯正,堪称一绝。“青花缠枝莲纹天球瓶”,高39.5厘米,口径14.5厘米。长颈,圆腹,通体绘缠枝莲纹,造型规整,青花画工精细,是典型的乾隆官窑产品。

清乾隆款 青花莲托梵文瓷高足碗

清乾隆款 豆青釉瓷葫芦瓶

清乾隆款 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瓷碗外面

清乾隆款 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瓷碗碗内

清乾隆款 粉彩云龙纹瓷碗

清乾隆款 粉彩云龙纹瓷碗碗内

清乾隆款 黄地青花九桃纹瓷盘
时代:清
尺寸:高5.2厘米,口径26.7厘米,底径17.6厘米
说明: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拨。敞口,斜腹壁,大圈足。此盘黄釉衬底,青花装饰。内口沿和底各两道弦纹,内底绘九桃纹。外口沿及底绘六道弦纹。外壁绘缠枝喇叭花纹。外底青花署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乾隆款 黄釉暗云龙纹瓷盘
4、嘉庆、道光、咸丰瓷器
这一时期的瓷器,由于经济的衰退,工艺技巧已趋笨拙,造型不及前朝秀美与协调。但我们在这里展出的基本上是官窑瓷器,还是存世不多的这一时期精品。

清嘉庆款
粉彩花蝶纹瓷盘

清嘉庆款 青花开光御制诗海棠式瓷茶托
时代:清
尺寸:高2.4厘米,底长14.5厘米,宽10.5厘米
说明: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拨。茶托海棠形。花瓣口,浅腹,四矮宽足,平底。内外壁及底边青花绘缠枝花卉纹。内底开光,青花写楷书诗句“佳茗头纲贡,浇诗必月团。竹炉添活火,石铫沸惊湍。鱼蟹眼徐飏,旗抢影细攒。一瓯清兴足,春盎避轻寒。嘉庆丁巳小春月之中瀚
御制 嘉庆”。外底青花署篆书“大清嘉庆年製”六字三行款。

清嘉庆款 青花釉上描金龙纹瓷印盒

清道光款 斗彩暗八仙纹折腹瓷碗
清道光款 粉彩描金龙凤纹瓷瓶

清道光款 粉彩缠枝莲纹喜字瓷碗

清道光款 哥釉琮式瓷瓶
尺寸:高28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1厘米
说明:1953年汪云松捐赠。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口、足大小相若,瓶底内收呈圈足。外壁四面各凸起四组八卦纹。通体仿哥釉装饰,布满大开片。外底青花署篆书“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琮式瓶是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

清道光款 哥釉葵口瓷碗

清道光款 黄地粉彩缠枝花卉纹瓷碗

清咸丰款 青花缠枝花卉纹瓷碗

清咸丰款 青花云龙纹瓷碗
5、同治、光绪、宣统瓷器
同治出现以彩色为地的粉彩瓷器。

清同治款 黄地粉彩喜鹊闹梅纹瓷盘
“同治款黄地粉彩喜鹊闹梅盘”,为同治时期的重要特征。“光绪款白釉荷叶盖罐”是光绪时期创新,难得的珍品。宣统瓷器釉面洁白,施釉匀净,有现代瓷艺的特征。传世品极少,非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