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蜂巢思维及其意义

(2022-10-14 10:08:06)
分类: 觉行圆满
“蜂巢思维”(Hive mind)("蜂群思维","蜂巢意识")出自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著名的《失控》(1994)

因为蜜蜂的群体结构,在蜂巢之中每个个体各有分工,自发维系整个蜂巢,蜂巢就像是一个整体,汇集了每个个体的思维。
凯文·凯利用蜂巢思维比喻人类的协作带来的群体的智慧。蚂蚁也被经常用来做类似的比喻,它们的群体结构和协作方式和蜜蜂很相似。

作为“超级有机体”的蜂群,被称为“分布式系统”,是以生物逻辑建立起来的群集模型。它依靠成千上万个发条一起驱动的一个并行的系统,来进行生产,进行自维持。它有四个突出特点,活系统的特质正是由此而来:1)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2)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特质;3)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4)点对点间的影响通过网络形成了非线性因果关系。

为了理解蜂巢思维,我想描述一下蜜蜂世界的组织结构,蜜蜂群体包括一个蜂王,很多很多工蜂(没有繁殖能力的雌性),而雄蜂交配后会死亡。工蜂大概分工为三类:保育蜂、筑巢蜂和采蜜蜂,蜜蜂通过蜂巢里的舞蹈传递信息,比如告知同伴采蜜地点,当巢穴遭受危险,有一只蜜蜂传递信号,蜜蜂会大批出战,保育蜂抚养蜂王和幼蜂,喂食蜂王浆的幼蜂未来会发育成蜂王。它们协作使得蜂巢构成了一个整体。在蜜蜂的群体之中在于每个个体自发的努力维系整体运转(抛开科学背后蜂王的信息素影响),虽然每个个体贡献很小的力量,但是整体却产生很大力量。维基百科、Linux系统、知乎等都是蜂巢思维的体现,凯文·凯利做了预言:

未来的公司形态会不断地演化,去中心化,分布式,强化合作,适应变化,直到彻底地被网络化。终极公司的形式将会变得与生物体相同,无缝地集成到生态圈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蜂巢思维未来演进:
几十年后,人类可以通过科技将人脑接入"人工智能(AI)矩阵",实现蜂巢思维,即所有人都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连接在一起。
,简单的说“蜂巢思维”就是“群体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