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三次校本教研整理稿

(2023-06-13 10:51:05)

渔塘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找次品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日期

 

教材与

学情分析

 

“找次品”是“数学广角”里的教学内容,这属于一节思维训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教材的编排是先分析在3瓶钙片中找出1瓶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初步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分析在9个零件里找1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这时进行优化,并且延伸到找出10、11个零件中的1个次品怎么分?教学时,教师要突出“数学化”的过程,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目标与

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创境激疑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你们还认识它吗?今天就利用天平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讲述老师买了三个乒乓球,它们的外形看起来完全一样,但是有一个乒乓球制作较差,比较轻,混在合格产品里面。我们称它为次品,今天我们就来一回质检员研究如何“找次品”。(板书:找次品)

、合作探究,逐步体验优化思想

)任务1研究3个球。

1.出示:如果有3个乒乓球,其中有1个轻一些是次品,你能用天平找出来吗?

2.结合课件展示两种情况。(指名讲,对照课件指名复述,同桌讲。) 引领学生说出:如果平衡,那么次品在……,如果不平衡,那么次品在……

3.结论无论是否平衡,3个球中都只需要称1次就可以找出次品

4.追问:如果有2个乒乓球,其中有I个是次品,轻一些,想象一下 时候天平将是怎样的?

5.简单记录:像刚才2个中找次品,天平左边放1个,右边放一个,我们可以简写为2 (1,1)表示,下横线表示在天平上称一次。同样,像3个中找次品,我们可以简写为3(1,1,1)?表示左边放1个,右边放1个,剩下1个

6.设疑:2个球中找次品需要1次,为什么3个球中次品也只需要1次呢?你觉得3个球在称的时候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吗?

二) 任务2:研究8个球

1.过渡:如果再増加一个球,4个球,一次可以保证找出次品吗?

2.追问:如果就称两次,最多可以在几个球中保证找出次品?(学生猜测)

3.研究8个球。

如果有8个乒乓球,其中有1个是次品,轻一些,用天平来称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

活动要求:

1)用垫圈代替乒乓球摆一摆,然后用你

喜欢的方式记录称的过程。

2)小组里合作分工,互相交流边摆边记录,尽量让别人看懂你的意思。

解释:可以用画图或黑板上的简单的计法在白纸上记录称的过程。

4. 反馈,让学生上台描述过程。

(1)评价8(4,4)

你是怎样称的?也是这种称法的举手?

在黑板上简单记录称的过程

过渡:还有没冇次数更少的称法呢?

(2) 评价 8 (3, 3, 2) 3 (1,1, 1)。 两次。

把称的过程用珠子摆出来,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你的想法。

(3) 小组里学生互相说说这种称法过程。

(4) 完善板书。板书:8(3. 3. 2); 3(1,1, 1)

5.比较,优化

1)这两种称法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板书:分成两份、分成三份)

2)你觉得哪种称法比较好?

3分成三份比分成两份好在里?为什么?

6.沟通建模。其实这种方法是否从我们研究过的哪里得到启发呢?

过渡:称2次找出其中的次品,是不是最多是8个

三)任务3:研究9个球。

1.呈现:如果有9个乒乓球,其中有1个是次品,轻一些用天平来称最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

1) 学生汇报。9(3, 3,3, 3(1,1,1)你是怎么称的呢?

2) 还有不一样称法的吗?除了左右盘各放3个之外还有哪些况?

评价:从称的角度来说,9个中找次品共有4种不同的称法。

(3) (触发器)逐一点击,说说第二、三、四次分别从几个中找?

(4) 设疑:同样是分成3份,你觉得最佳分法有什么特点?(平均分)

追问:为什么只有平均分才是称的次数少的?

(5) 引导学生概括:第一次都是从9个中乒乓球中找次品,那么第二次你有什么发现?

引出:范围越小,就容易找到次品,而只有平均分的时候,所找的范围是小的。

小结:同学们,学到现在,你对找次品有什么想法?

1)平均分成三份(完善板书)

2)9个球中最少需要称2次保证找出次品

(三)研究10个。

1.设疑:2次保证找出次品量多只能是9个吗?

再增加1个,10个球,猜猜至少需要找几次?

练习:如果有26个乒乓球,其中有I个是次品,轻一些,用天平来称 最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

讨论:不能平均分怎么办?(尽量使每份都差不多)

、巩固应用,发现规律

1.回顾研究历程。课件动态展示建模过程

3 (1,1,1) 9 (3.3,3) 27 (? )81 (? ? ?)

问题1:看到3个、9个,下而让你想到哪一个数?

问题2:如果称4次,最多能从几个球中保证找出次品来呢?

何題3;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規律?

2,课件展示研究过程表格,渗透区间套思想,完善研究成果。

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三次校本教研整理稿 

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三次校本教研整理稿 

 

 

 

3.提升方法

1)过渡:多年后,这些数据我们慢慢模糊了,淡忘了,现在你还会找次品吗?

2)出示:一大堆乒乓球没有告诉具体数据怎办?引导学生,先平均分成3 份,分别放在左托盘、右托盘、剩下一堆再从其中的一堆中再平均分成3份, 以此类推。(课件动态演示)

四、课堂总结,反思回顾.

静静地思考,这节课给你留下了什么?

 

随笔

通过天平,引入本课。

 

 

 

 

从三个乒乓球引出找次品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三个乒乓球至少称几次能找出次品。

 

 

 

 

 

 

 

 

 

 

 

 

 

小组讨论:2个球中找次品需要1次,为什么3个球中找次品也只需要1次呢?

 

 

 

 

 

 

 

 

 

 

 

 

 

 

 

活动:用垫圈代替乒乓球,进行摆一摆。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观察发现。

 

 

 

 

 

 

 

 

 

 

 

 

 

 

 

 

 

 

 

 

 

 

 

 

 

 

 

小组合作:用分3组的方法去寻找至少称几次的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方法。

 

 

 

 

 

 

 

 

 

 

 

 

 

 

 

 

 

 

 

 

 

 

 

 

 

 

 

 

 

通过练习练习来巩固找次品的方法。

 

 

 

 

 

 

 

 

 

 

 

 

 

 

 

 

 

 

 

通过表示的形式更清楚地显示找次品的规律。

作业设计

作业:《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三次校本教研整理稿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